人民的聲音更重要

人民的聲音更重要

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辭職,即使是六月底提出,當時市民對政府的不滿尚未透過大型集會表達出來;但肯定的是民間的反對和不滿聲音絕對是葉太應該辭職的一個原因。
去年十二月民間團體首次舉辦反對廿三條集會活動,起初人數估計在一萬人左右,同時約一星期後由左派團體舉辦的支持立法大會反而人數上被「看好」。結果六萬人自發性上街成了佳話,證實香港人是十分關心廿三條及不滿特區政府一意孤行的立法態度。
七月一日的大遊行,事前無論是特區政府或葉劉淑儀本人,都一定會預計到參加人數勢必比去年十二月的六萬人多,最重要的是七月一日前的特區政府堅決要於七月九日在立法會完成立法。面對比六萬人更多的不滿聲音,葉太六月底的請辭可能是藉此功成身退,同時她的辭職能讓特區政府消消部份民怨,又或者她可以等待另一個更重要的職位降臨。
葉太自擔任保安局局長後,形象令人十分討厭。居港權問題大行分化,將爭取居港權的人塑造成港人的禍害,一百六十七萬的驚人數字、煽動爭取人士的情緒間接使他們做出種種惹港人反感的行為,最後促使人大釋法,令本港司法蒙上污點,葉太的分化政策成功了,她的民望也因而名列前茅。

民望急轉直下
可惜勝利沖昏了她的頭腦,她的下台不在於擔任推銷廿三條的主要人物,而是在於她的態度。從開始時她的態度已過於驕蠻,惹人反感,她只是將每一個討論視為表現自己的機會,社會不少階層和不同聲音都是她侮辱的對象。為求急急立法,由始至終沒有真心聽取民意。
市民的聲音是清晰的,縱使有親中團體高調歡送葉太,可是她的民望大家有目共睹,不用在此提及。她的離職可能未有動搖未來特區政府為廿三條立法的決心,但我們始終相信人民的聲音是遠比獨斷獨行的特區官員重要。董建華,何時輪到你!

讀者 林偉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