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市專家手記:投資揀股有妙法

美市專家手記:投資揀股有妙法

上期提到,選擇合適股票的第一步是進行研究分析,而研究分析一般分為基本分析(fundamentalanalysis)與技術分析(technicalanalysis)兩種。前者用作衡量股票發行機構的實力,後者鑽研股票本身的表現與走勢。上期已扼要地介紹過基本分析的原則與方法,今期繼續與各位研究技術分析。

投資者運用基本分析,選出真正具實力的上市公司後,下一步便要衡量該公司股票是否值得購買?較常用方法就是進行數據分析及技術分析。

市盈率內藏玄機
一般來說,股票價格與其發行機構的盈利水平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盈利前景往往是投資者揀股時的一項重要考慮因素。當中市盈率(P/Eratio)就是其中一項反映個別股票是否受投資者歡迎的數據。市盈率是股票市價與其每股收益的比值。市盈率愈高,表示投資者對發行機構的盈利前景愈有信心。選擇高市盈率或低市盈率的股票,純粹視乎投資風格而定。增長型投資者多數選擇市盈率較高的股票,皆因盈利增長迅速,股票回報較快。價值型投資者則會選擇現時股價被市場低估的股票,通常亦是市盈率較低的股票。大部份股票分析網站均載有最新市盈率走勢供投資者參考。
其實投資者在衡量市盈率時,亦應考慮其他因素,例如該公司市盈率是否低於市場上一般股票?假如答案為「是」,既代表該股票乏人問津,亦顯示該公司或該行業的盈利前景不樂觀或波幅甚大。此外,該公司市盈率較市場平均水平高或低?該公司股票在所屬行業中是否受投資者歡迎?或該公司目前的市盈率是高於或低於過往平均水平等?亦是考慮因素。
要評估某隻股票的相對價值,除市盈率外,亦可參照其他數據如發行機構的股價與營業額比率(price-to-salesratio)、股價與帳面值比率(price-to-bookvalue),又或是公司資產值等。無論採用何種比率作為指標,投資者必須緊記要貫徹使用,方能確切衡量股價走勢。

技術分析分兩派
技術分析方法雖眾多,大致仍可分為兩大門派:第一派是「技術指標」──運用數學公式來分析大市去向,例如相對強弱指數、動力指數及移動平均線等;第二派是「圖表派」──利用歷年數據繪成圖像,然後再作分析,如波浪理論、頭肩頂等均屬此類。
技術指標派的投資者,會參考分析員根據股票走勢與交投情況而對股價作出的預測。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技術指標是「相對強弱指數」(RelativeStrengthIndex,RSI)。要計算某隻股票的RSI,方法是先行比較該股票於某個時期上升與下跌的幅度,繼而運用特定的數學方程式,將有關資料轉換成為0至100之間的數值,而該數值就是股票的RSI。投資者參照RSI,便可分析該股票在市場上的供求與買賣情況,從而衡量未來走勢。一般來說,RSI高於70,表示股票超買;要是RSI在30以下,則代表股票超賣。
圖表派堅信股價走勢會跟隨一些特定的模式,因此分析圖表有助預測後市去向。支持位和阻力位便是圖表派所經常提及的。當股票跌至某個價位後再無下跌,該價位便是「支持位」。因為當股票跌至該價位時,會有大量買盤湧現。與支持位剛好相反,阻力位是指當股價升至某個水平時便會回落的價位。因為當股票升至該價位時,便會出現大量沽盤,令股價不能再升。假如股票突然脫離其恒久以來的升跌模式,便意味着未來走勢或與目前截然不同。下圖所示為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SPY於某個時期的支持位與阻力位。

盡信書不如無書
投資者須注意,不論是數據分析、技術指標或圖表,均屬輔助工具,絕對不能盡信。此外,投資者宜運用多項技術指標來預測股價走勢,皆因其可靠程度遠勝單憑一項指標。
「技術分析」與「基本分析」各有所長,亦各有不足,若能妥善結合應用,取長補短,往往能事半功倍。因為「基本分析」讓投資者從價值的角度來衡量上市公司的實力,而「技術分析」則有助尋找入市良機,令投資者掌握投資回報。
嘉信理財香港有限公司

(以上資料僅為假設,過往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本文僅屬一般資料,並不構成任何推薦及法律、稅務及投資意見。有關個人之情況,閣下應諮詢閣下之律師、會計師、財務或稅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