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股市昨天早段下跌,而美元亦先升後回軟,因為上月份就業數據好壞參半,加上供應管理指數僅符合預期,引發美股和美元獲利平倉沽盤入市。
杜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早段一度跌95.51(1.05%),見9138.29。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最多跌21.01(1.21%),至1714.01。開市後個半小時(本港時間昨晚11時),杜指跌78.01,報9155.79;納指跌18.01,報1717.01。
在周四,由於投資者平倉套利,美股升幅在尾段收窄,杜指收報9233.80,升33.75;納指收報1735.02,升14.11。在7月份,杜指累計升248.36(2.76%),為連續第5個月上升;納指更連升7個月,上月累計升112.22(6.92%)。
美國10年期國庫債券孳息昨天一度飆升18基點,見4.59厘,是去年7月18日至今新高。接近紐約中段,孳息回落至4.42厘,升1基點。
滙市方面,美元在歐亞時段造好,一度升至120.69日圓,是4月29日以來最高位,升0.18日圓;歐元低位曾見1.1135美元,跌0.93美仙。紐約早段,美元最低見119.94日圓,倒跌0.57日圓;歐元曾反彈至1.1274美元,倒升0.46美仙。在7月份,歐元兌美元累計跌2.77美仙(2.41%),為去年1月至今最大單月跌幅;美元兌日圓累計升0.78日圓(0.65%)。
美國上月製造業錄得2月份以來首度擴張,進一步證實當地經濟經過3季緩慢增長後,已開始加速增長。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製造業指數,由6月的49.8升至7月的51.8,符合市場預期;數字重上50點,反映製造業在擴張。由今年3月至6月,美國製造業持續收縮,主要受生產能力過剩和定單不穩定影響。但汽車以至設備等產品的需求近期增加,促使廠商增加產量,以補充偏低的存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