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點與線:布殊賴歷史裁決功過 - 林沖

國際點與線:布殊賴歷史裁決功過 - 林沖

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公開認責,為自己在一月國情咨文中發放了不實情報承擔個人責任,說:「我為我說過的話負上個人責任。」很有guts、很有膽量,就像他和他的政府敢於冒着沒有確鑿情報下對伊拉克義無反顧地開戰那樣,只因他跟貝理雅一樣,總相信歷史會證明他們攻伊處決了一個殘暴政權的決定是對的。
說到歷史,像美國二戰時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結束太平洋戰爭,之後再派出白臉將軍麥克阿瑟軍管日本,替日本立下民主法制基礎,無人不說美國留下了一頁功德。然而,說到歷史,美國投下原子彈,先有愛因斯坦說寧願沒建議過造原子彈,如今也有廣島原爆紀念館控訴着原爆的生靈塗炭,爭論不休,沒有定論。歷史還是見一事證一事,是非黑白不會混為一談。

坦白從寬 天真想法
侯賽因政權暴虐,害苦一國人民,倒下來,伊拉克人總算有一條出路;但這條出路何去何從,未看得清。當然,若是跟戰後日本一樣,伊拉克人得以從廢墟中抬起頭來,踏上自己的康莊大路,美英當會記上一功;但美國當年重建日本要好幾年,如今說重建伊拉克的成敗,用史學角度,只等於妄斷,談功論過太早了。
歷史見一事證一事,美英沒攻伊理據就開打,恐怕要像原爆那樣引起爭議,不會也不應因倒了侯賽因而拉倒,頂多只會歸納總結是三分功七分過,或者是七分功三分過。如果喬治布殊和貝理雅以為歷史因他們倒了暴政,寬恕他們用不實攻伊情報和理據的錯誤,那就只是天真的想法。
今天喬治布殊為不實情報承認個人責任,可能得以坦白從寬,但也會給「伊拉克門」政治風暴一旦掛起十號風球後,在明年大選拖他後腿的一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