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忽見兩條人龍,一條排皇馬波飛,一條排書展搶購好書。書展今年開雙,會展與牛棚書展打孖來。皇馬靚腳我都想睇,但無後生仔的衝勁露宿三日撲飛。還是去書展舒舒服服,順便捧場買本鄧明儀新鮮出爐的《出路》訪問錄。
《出》書集社會各階層念力,同心諗香港,為它諗彎轉,為它諗好橋,為它諗窿路。湊巧的是,書裏有不少被訪者建議香港人多讀書,搞每月讀一書運動,設立社區BookClub。書中自有黃金屋未必是真理,但沙士疫潮中,相關的書種幾乎斷市,市民求知心切確是事實。香港人自救,惟有向書中尋;找對書種,等於交上一個良伴,有商有量;自救路上,就不至形單影隻。鄧明儀這本《出路》,由新移民小朋友建議垃圾蟲罰掃街,掃到他們捉到另一個垃圾蟲才能脫罪,到理大學生建議在行人天橋、巴士站大搞民主牆,都有意思。亦有視障人士建議政府鼓勵綜援人士自願移居國內,即獲發30萬資助。16歲學生妹建議全港學生與上班族每個上學天和上班日捐出一元。一元運動估計每年籌到12億,協助減退財赤。全書訪問百多人,百多種建議,別開生面。作者在書末廣開言路,邀請讀者加入腦汁共震,實行在第二版中加料。你有乜好路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