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夫婦1.5億買假古董

法夫婦1.5億買假古董

法國一對退休夫婦投資物業致富,近年轉向投資收藏珠寶文物,殊不知他們遇上「港產」騙案,買古董時,只聽賣家夾定的「專家」說是真古董,就真金白銀拿錢買下來,結果他們花了約一億五千七百萬港元買的寶石和古董全是假的,那些高價的「中國古董」,其實都是香港和台灣在五十年代後製造的。巴黎法官說,他們是上了一個跨國吉卜賽騙徒集團的當。

專審騙案的巴黎法官勒魯周三表示,這對老夫婦一九九九年在康城一個購物中心首次交易時,早應警覺有詐。這次交易中,騙徒只簡陋地在停車場一部貨車後面交易,八十多歲的老先生沒起疑心,用八十八萬港元買下一尊佛像和兩個花瓶,一名衣着光鮮的「專家」證實這些「古董」是真品,但「專家」其實是騙徒的同謀。
之後,另一「專家」安排他們到西班牙巴塞隆拿,以一千六百萬港元買第二批「珠寶文物」;後來,騙徒再安排他們到巴黎洲際酒店見一個女同黨,他們又用二千五百萬港元買下一批「紅寶石小雕像」。

遭跨國吉卜賽集團行騙
就這樣胡裏胡塗,老夫婦揮霍大筆錢,買入三十九件贗品。真正的專家證實,那些所謂古董雕像和花瓶,都是五十年代後在香港和台灣製造。

贗品港台50年代製造
法官勒魯說,這宗騙案不是個別案件,法國南部、比利時和瑞士近日有十宗假寶石案受到調查。
在香港,據警察防止罪案科資料,假金器或假古董是常見行騙手法之一,騙徒常聲稱從地盤掘出一批財物,用低價向受害人兜售,讓他們拿貨辦到信譽良好的店舖估價,到交收時換上假貨。
內地也有不少騙徒以高科技和集團化手法製造和售賣假古董,令一些資深收藏家也上當。
英國《每日電訊報》/本報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