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北京報道】接連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港珠澳大橋,研究多時終於可望興建。政務司司長曾蔭權昨日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及澳、粵等代表開會後表示,各方已同意興建港珠澳大橋,並視為優先處理項目,只待國務院拍板。未來由香港經陸路到珠海只需半小時,而與香港交通往返三小時之內的「三小時生活圈」也會進一步擴大。
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前晚率同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粵港合作統籌小組組長蔡潔如等上京,昨晨與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國寶率領的內地代表團,召開內地與香港大型基礎設施協作會議。
曾蔭權在四小時的會議後稱,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在去年九月受託進行有關港珠澳大橋的顧問研究。研究結論指出,連接香港和珠江西部的港珠澳大橋,宏觀社會經濟效益最高,並有必須和迫切,參與會議的多方都認同研究報告的結論。
曾蔭權說,構思中的港珠澳大橋,以香港大嶼山西部作起點,然後再分叉往澳門和珠海。
據了解,大嶼山石散石灣將是香港方面的起點,而澳門則考慮以明珠為落腳點,珠海的落腳點則為拱北,整條橋投資數百億元計。
他又表示,大橋惠及整個香港的經濟發展,鞏固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的地位,把珠江三角洲西岸的經濟增長提升至新的高水平。大橋建成後,由珠江西部來港的行車時間可縮短至半小時,路程減少至三十公里;整個粵西包括一些大城市如湛江、陽江等,也隨之包括在「三小時生活圈」內,受惠的包括旅客、商人、貨運、物流等,也對廣東省來港一日遊的旅客帶來方便。
不過,大橋的實際興建工作現階段還未能落實。曾蔭權稱,發改委將盡快把這份港珠澳大橋研究報告提交國務院批准,政府消息人士坦言,即使落實建橋也需一段時間,並不可能一如外界期望的在二○○六年建成。
對於大橋的構思由合和集團主席胡應湘提出,問及合和會否有權優先承接工程時,曾蔭權坦言:「我相信我哋採取一般嘅形式,國際招標嘅方法嚟做。」
旅遊界相信建成港珠澳大橋可進一步開拓珠江三角洲的旅遊事業,新華旅行社總經理李振庭表示,日後可考慮引入類似歐洲的豪華巴士舉辦巴士團遊中國,由香港出發,經珠海、到中山,再直驅入內地。他相信行程不單止吸引香港市民,對外國遊客也一樣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