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區重建步伐緩慢,美聯物業建議,政府可加入獎賞地積比率制度,並劃出重建區,鼓勵發展商參與舊區重建,可節省成本。
美聯物業測量及策劃部董事張一輝指出,獎賞地積比率,是指發展商於重建時,提供公眾用地,如行大天橋、馬路等,從而換取增加地積比率,根據「建築物(規劃)條例」第22條,發展商最高可獲贈20%地積比率。
以上環或西營盤一個6552方呎的重建地盤為例,張一輝指出,由政府收地,預計總成本需1.09億元。但以送地積比率的方法,由發展商收地發展,可省回9800萬元開支。
他建議的「可重建區」,指地盤4000方呎以上,七成物業超過35年或以上,如灣仔、大角嘴等,明確列出重建區。
他續說,送地積比率,雖然有機會出現發展商拖延發展,及增加供應的問題,但政府可訂明建築期,注意整體規劃及供應。
美聯物業測量師行助理董事李偉權表示,根據屋宇署資料,全港有150幢有迫切性需要維修的物業,10%有污水問題,但拆卸量偏低,去年僅300餘伙,有加速重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