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輿論獨立是政治改革的起點 - 張華

解讀中國:輿論獨立是政治改革的起點 - 張華

這是一場中國傳媒的大革命,除《人民日報》、《南方日報》等少數黨委機關報仍由中國共產黨控制外,其餘報章一律與主管機構脫離從屬關係,成為名副其實的企業法人,自負盈虧的經營。更大突破就是,容許外資及民間資本入股媒體。

換言之,中國傳媒將徹底市場化,中共不再直接操控全國傳媒。這次改革的重要性,絕不下於「打破大鍋飯」、企業股份制等經濟方面的改革。若這篇傳媒改革經沒被念歪,將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起步點。

真正輿論監督開始

眾所周知,中共建立政權有兩大法寶:槍桿子(軍隊)和筆桿子(傳媒)。槍桿子至今仍牢牢掌握在江澤民手上,筆桿子則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緊緊控制。這兩塊陣地是中共一黨專政的根本。因此,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後,中國社會各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有軍隊和傳媒的基本制度巍然不動,即使進行過改革,也是抓不著癢處,絕未動搖其根本。

現在中共準備把傳媒推向市場,無異於讓傳媒有了獨立生存的能力,不再依靠中共之奶水供養,可說是真正的輿論監督的開始,也是官僚切切實實向老百姓負責的開始。

在市場大潮下,那些不能適應讀者要求,那些只反映官意、不代表民意的傳媒,遲早要被淘汰。可以預見,這次傳媒改革建議落實後,輿論監督的力度將空前提高,各級幹部再不能像過去那樣赤裸裸的箝制輿論,打擊不聽話的傳媒機構。

在這種情況下,貪官污吏肯定有所收斂,大官小吏欺壓百姓、魚肉弱小的情況也會有所改革,這比一千份「加強輿論監督」的紅頭文件、一千次反腐倡廉的黨內座談會還管用。因此,有了獨立運作的媒體後,政府施政的問責性、透明度自然提高,而落伍的政治制度自然成為眾矢之的,要求政治改革的呼聲將日益高漲。有了獨立的輿論,政治改革才有了水到渠成的可能。

打擊貪官撒手鐧

這些改革建議能否落實還有變數,官僚們一定會千方百計加以阻撓,要令它胎死腹中。而且他們將來還會對敢於行使監督權的傳媒打擊報復。但是,傳媒改革是遲早到來的,況且市場力量其大無窮,任何阻撓只能是苟延殘喘,不能與時並進的官僚早晚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