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邊,廖秀冬表示,本港交通費是全球大城市中第三貴,僅次於倫敦及東京,一般家庭會以高於15%的入息作交通費;然而所公佈的「可加可減」機制建議,則全無約束力,減價無期。
同一時間,九鐵主席田北辰卻公佈一項似乎是十分大方的安排,願意免費向政府交回西鐵、馬鐵及東鐵沿線可供發展上蓋土地發展權,但政府要承諾當恢復賣或勾地時,優先推出九鐵上蓋土地建屋,確保九鐵轄下各條鐵路有足夠人口為九鐵帶來穩定車費收入。
這樣一來,九鐵不單不會減價,而且現時正在賺錢的線路,有可能加價,站在九鐵利益的立場,主席田北辰算是高招,但現時飽受地產商壓力要設法托市的董政府,如何接波?廖秀冬輕言兩鐵減價的說話,亦只會成為她這個民望最高的局長的敗筆,成為笑話。
地產商一直施壓,希望政府收回兩鐵上蓋物業的發展權。理由很簡單,就一如迫政府迫令房委會不再建屋一樣,再無新的樓宇供應,物業價格回穩,方便大財團將已建成及快將建成的樓宇散貨。
但客觀現實的情況,房委無收入財政有危機,公屋居民不加租已是萬幸。兩鐵不單沒有物業收益,連乘客也沒有,一樣跌入經濟危機,又要政府注資?
樓市大跌,除了經濟不景,政府土地供應失誤之外,地產商自己盲目投資,一樣有責任。今天所見,有勢力的地產財閥只顧自身利益,天天在迫港府托市,但救市不救人的後果,是更多的基層市民,無法自力更生地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