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創業成敗取決於心態

陸叔理財:創業成敗取決於心態

陸叔心得:時間的投資亦非常重要。可能有些打工仔希望利用公餘時間創業,但根據經驗,這樣做亦大都是失敗居多。原因並不是他們的能力問題,只是當不能專注去做某一件事時,出來的效果通常是「事倍功半」。

近日跟一些年輕的朋友交談時,發現不論他們身處哪個行業,都不約而同認為現時打工已難望升職加薪,更遑論工作前途。既然前路暗淡,倒不如嘗試創業,可能還有一線生機。相信他們的想法,正正反映不少香港打工一族的心聲。
無可否認,以目前的經濟氣候及在大小企業盡量削減開支的情況下,打工仔的發展空間的確較以前為小。即使不斷進修或辛勤工作,所得的回報亦未必能成正比。既然如此,創業未嘗不是可以一試的選擇。但創業是否真的如我們想像般簡單?當中又有甚麼地方值得創業者細思呢?

圖僥倖不足取
談及創業,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有沒有足夠的資本」及「哪一門生意值得投資」。但我認為這些因素還是次要,最重要的反而要問自己為何要創業?對創業又抱着甚麼態度?根據觀察,年輕朋友十居其九都因為目前工作前景不大理想而希望透過創業去擺脫面前的窘境;又或者眼見其他人小本生意可以賺取不錯的回報,因而自己也躍躍欲試。若果抱着這種態度創業,我可以肯定,大部份人都會以失敗告終。原因是他們根本不清楚自己的目標──前者只是一心想逃避現實;後者則只是眼見他人風光,自己亦希望能分一杯羹。
我一直認為,不論做任何事,要學習某種技能或知識並不困難,只要你願意花時間及心機,一定能夠掌握其中竅門。但要是只抱着玩票的態度,又或者只希望逃避某些客觀環境而去創業,又哪會有成功之理呢?坦白說,過往經濟起飛時,成功創業大有人在,但在目前艱苦的經營環境下,能夠僥倖成功的機會卻微乎其微。

不專注難有成
創業除了心態因素的影響外,實際要投入的資源也不能忽視。所謂的資源,並非單純講資金,還要計算所投入的時間。平情而論,有些欲創業的朋友本身可能有大量資本,拿一百幾十萬出來創業,即使蝕掉也無傷大雅。這種現象我極其量視之為「蝕得起」,而並非真正的創業。真正的創業,是要看投資回報的。若創業時沒有通盤計劃,只是見步行步,便與燒銀紙無異。在科網年代已證明此路不通了。尤其是目前的營商環境,全部都是講求實際的回報,若果沒有十足把握達到創業的目標,便要三思而後行。另外,時間的投資亦非常重要。可能有些打工仔希望利用公餘時間創業,但根據經驗,這樣做亦大都是失敗居多。原因並不是他們的能力問題,只是當不能專注去做某一件事時,出來的效果通常是「事倍功半」。目前是競爭激烈的年代,個個做生意的都是「打真軍」,若果「讓半臂」也能勝過對手,一是你本身是非常有料之人,又或者是對手太弱,但這個情況,你猜機會又有多大呢?
所以,現時不論打工也好、創業也好,另一成功要素就是「專注」了。若果不能專注,倒不如不做也罷!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