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流通性較交易費重要

理財智慧:流通性較交易費重要

純粹從交易費用來看,買賣恒指期權會比買賣恒指認股證便宜,因為期權的買賣佣金是固定的,無論每張期權合約價值多少,也收取相同的佣金,因此在買賣成本支出方面,較有預算。但在買賣恒指認股證時,佣金支出是按認股證交易金額計算,交易金額愈高,繳付的佣金便愈多。因此從交易費用來看,買賣恒指期權的成本會較便宜。
其實無論買賣哪種投資產品,交易成本只是其中一個考慮因素,譬如產品的流動性,其影響便遠較交易費用來得重要。

期權買賣欠方便
恒指期權有莊家開價,所以原則上會有一定的流動性。但這開出買賣價的規定,只限於等價與兩檔價外及兩檔價內的恒指期權。如果恒指期權的狀態是非常價內或非常價外,超越了等價上下兩檔的範圍,莊家是沒有責任即時報價的。此外,成交最集中的恒指期權,往往是即月的期權。一些下月及季月的成交,往往很少。如果散戶要進行恒指期權的買賣,原則上他們要先開設期貨戶口,而期貨戶口是要一筆頗大的金額作為按金的。因為擁有期貨戶口,是可以沽空期貨及期權,就算客戶只打算用來買入期權,不打算沽空,也要進行繁複的開戶及繳付按金的程序,不能使用普通股票戶口買賣。
買賣恒指認股證則不同,只需有股票戶口便行,而且因為只能作出買入及沽出認股證,而不能作出沽空,所以不用繳付按金,因此對散戶買賣來說會較為方便。此外,認股證的年期較長,大約9個月至1年,而期間行使價不會改變。隨着時間消逝,認股證有可能變得非常價內或非常價外,但認股證發行商仍有責任為認股證提供流通性。這點與非常價外及非常價內的恒指期權比較,優勢是存在的。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