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刺特首高官 內容抵死啜核<br>看政治漫畫 市民舒怨氣

諷刺特首高官 內容抵死啜核
看政治漫畫 市民舒怨氣

【本報訊】市民看甚麼書籍,大可反映社會當時的狀況。學者指出,近年香港的讀者追捧教人自我增值的書籍,主要因為面對經濟衰退,失業率高企的環境,希望提升個人的謀生技能。同時,在現今的政治現實下,諷刺特首和官員的政治漫畫也成為潮流。

經濟差增值書暢銷
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文指出,回歸以來政府介入市民生活的程度較以往大,卻表現欠佳,特首和官員又連番失言,引發許多政治笑話,不但經電子郵件輾轉流傳,也形成一個政治漫畫的市場,7.1大遊行後,更刺激年輕人的政治意識,「睇漫畫時睇埋政治漫畫」。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何國良認為,以自我增值為主題的書籍在本港向來受歡迎,一方面是因現時經濟不景及失業率高企,不少人透過閱讀這類書籍提升個人語文及其他技能,增加競爭力,另一方面也因為香港社會其實相當沉悶,市民對消閒及流行文化的書籍和課程趨之若鶩,例如早前流行韓劇,便牽起學習韓語的熱潮。
對於政治漫畫的潮流,何國良認為經過7.1大遊行後,不少市民希望多認識政治的問題,但又不需要很深入,政治漫畫剛好滿足這方面的需求,加上讀者認為它們鬧得夠「啜核」,透過閱讀可抒發對政治現況的不滿。

透過漫畫了解時事
城市大學社會科學部講師蔡子強也指出,經過五十萬人上街後,香港社會氣候已轉變,有關的政治議題及人物成為坊間的熱門話題,年輕一代都會問「究竟發生乜嘢事?佢哋(被要求下台的官員)係乜嘢人?點解會觸發咁多人咁憤怒?」年輕人自會透過他們慣用的語言和方式,例如漫畫或上網,了解香港的時事和政治。

書迷心聲--建華之亂
「個個都鬧佢(特首),我諗梗有啲嘢嘅,所以特登買嚟同細佬一齊睇。」
陳永康(左)12歲

書迷心聲--母子夾錢
「一點鐘嚟到就去兒童天地買咗啲漫畫同作業,用咗八百蚊,我同媽咪一人一半。」
李敖然--10歲

書迷心聲--買老懵董
「覺得幾得意就買咗老懵董同涼粉虫自己睇吓㗎咋,爸爸話會同我傾番。」
容曉恩--11歲

書迷心聲--最愛碧咸
「香港請到皇馬嚟直頭勁啦,超開心,我好鍾意碧咸㗎,嚟書展都係專程買佢啲嘢。」
鄭小姐--中三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