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發展局建議,將香港食品加工業也納入CEPA零關稅的名單內,因為食品為香港第二大輸往內地的貨品。該局首席經濟師梁海國昨日在一研討會上指出,去年香港輸往國內的加工食品總值1.85億美元,僅次於服裝,且涉及的進口關稅介乎17%至35%,所以有必要爭取加入名單內。
服務業方面,他認為批發及零售業進入中國的門檻雖然已大幅降低,但過去對國內貿易額仍需要分別達到1000萬美元和3000萬美元,才符合資格申請牌照,估計本港只有50多家批發和20多家零售公司夠條件。對於有批發商擔心,貨品在內地銷售易被盜版,梁氏建議透過有信譽的分銷商銷售,減低有關風險。他又表示,電訊增值行業也希望能納入第2輪開放服務業名單之中。
出席同一研討會、在內地有33間時裝連鎖店的慕詩國際(130),其主席兼行政總裁陳欽杰表示,目前仍等待CEPA的細節公布,但呼籲港商應把握今次機遇。同樣於內地經營時裝連鎖店的預發控股,其主席陳振東表示,進軍內地要小心的對手,倒不是其他港商,而是熟悉內地的民營企業。
另外,香港總商會向政府遞交一份CEPA的意見書,包括「原產地規則」能否彈性採用「25%增值」,作為現有「主要工序」界定產地來源的另一選擇。至於「香港公司」僱用員工的準則,商會認為須界定兼職工人、實習生、合約工人等是否包括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