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隨筆:飛機花瓶談風險

投資隨筆:飛機花瓶談風險

人們都愛回報卻不愛風險,但大都知道回報與風險其實是孖生兄弟,常走在一起,於是乎接受了「高風險、高回報」、「低風險、低回報」的概念。在實務的環境,人們以為已認識風險,但其實不然,他們的風險概念不單片面,更多時存在誤解,就如上述的風險與回報關係,亦非正確,概念搞不清,要想平衡風險與回報作出合適的投資決定,談何容易。未來數周,將與大家討論一下風險與投資的問題。
大家或都有到外地旅遊的經驗,無論是自助式旅遊或參加旅行團,都會有投保旅遊保險的意識及習慣,飛機真的從天上掉下來的機會很小,但人們都投保了,不是因為法例規定,而是大家都認為有這個需要。
朋友送來一個8000元的花瓶,置於廳中桌上,家中有小孩,花瓶打破的機會頗大,但人們多不會為花瓶買保險,何解?
風險要從兩個角度看,一是發生的機會,一是發生後的後果嚴重性。飛機失事之機會率小,但一旦發生,後果嚴重,故要買保險。花瓶打破機會大,但打破花瓶的後果相對輕微,損失可接受,故不買保險。檢視風險有特別的方法,並要有邏輯。
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