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與地震同生,應付地震的意識和習慣,滲入了生活各層面,連聞名世界的怪獸「哥斯拉」,也是日本人這種危機感的投射。
日本將每年的九月一日訂為防災日,各地都有防災演習,國民從小學起就開始定期進行防災訓練。而從去年起,東京的防災當局甚至連狗也訓練,這是因為很多居民遇災時都會攜帶心愛的寵物躲進疏散中心,但狗兒緊張時可能失控咬人,因此要受訓聽主人命令。
日本很多社區也設立了地震知識學習館,除了教授一般地震應變逃生知識,也列出發生地震時區內哪些地段是危險區,哪些地段相對安全。日本人每家每戶亦會準備救生包,放置了乾糧、食水、手電筒和小型收音機。
一些廠商也研發防震屋,聲稱可抵擋黎克特制八級地震。
地震亦與日本的遷都政治爭議扯上關係。遷都建議八十年代末提出,除了因為東京人口太稠密,各種設施不勝負荷,也為了擔心大地震會令東京一切化為烏有,但在經濟不景氣和東京人反對下,遷都問題的議決進展非常緩慢。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