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A帶給電影業界的另一商機,是放寬港商在內地投資戲院的限制,讓港資可擁有逾五成股權,因此本港業界正摩拳擦掌,部署如何進軍這個13億人口的市場。
寰宇(1046)主席林小明表示,早於去年已部署在廣州,開設一間有6至8個銀幕的戲院,投資額的多寡,將視乎戲院的規模和位置,但保守估計「最低消費」也需1000萬元,有關的磋商仍在進行中。他表示,選擇廣州是因為對當地熟悉及鄰近香港,之後他們會部署逐步進駐其他大城市。
美亞集團(391)董事總經理唐慶枝亦表示,北望神州的策略也包括發展戲院事業,但相信最快也要1年後才成事。
UA綜藝院線院務市務經理黃韋琪則表示,該集團一直以「寰藝電影城」品牌,在重慶、上海及武漢經營4家戲院,並一直有意將業務擴展。她相信CEPA的簽訂,將加快集團擴充的步伐。
這次國企指數的升浪,大致上是由4月22日低位2016點開始,並一直升至上周高位3065點,到了一短暫(假如?)頂位,在這3個月累積達1049點的升幅。以量度上升幅度計算調整幅度,則調整幅度的0.382、0.5及0.618位等,分別為2665、2541及2417點。部份強勢國企股,可以在逼近0.382位,便能止跌回升。但國企指數卻略有不同,過往每次調整的幅度皆頗大,通常國企指數較少在0.382位止跌,往往要逼近50%水平才能初步喘定,故欲趁低吸納的朋友,不用急於入市,不妨稍候片刻,看看國企指數會否下試2500至2600,才入市追捧。
股份方面,早前可以「大包圍」方式一次過掃入多隻國企,但在近期國企股估值已升了不少,便應改以精英策略,只揀選優質的龍頭股,筆者個人仍看好石油股及電力股。
最後,近期中國移動(941)走勢頗為不佳,上周50日線在升近250日線時無力上衝,不能造出「黃金交叉」,假若本周其50日線仍不能突破250日線,則提防出現較大回吐。 電郵:
譚紹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