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泡菜 - 李登

除了泡菜 - 李登

哈韓不過趕時髦。香港人愛看《藍色生死戀》和《我的野蠻女友》,愛聽《阿里郎》,愛吃泡菜,可除此之外還懂得多少朝鮮文化?
豬朋某聊起韓國,總難忘他有一回跑去漢城梨花女子大學門外,因釘梢女生幾乎被汽車撞倒的經歷。該校以甚麼學科著名,在名校當中位列第幾,他曉得才怪。
要瞭解人家的民俗民情,真不是單看一兩部劇集電影,哼哼唧唧幾首流行曲,泡泡梨花女大生就成。光看書,也是摸得不清不透,但盧泓沂所著的《韓國除了泡菜以外》,還是值得一讀。作者是韓國人,在香港呆上了六年,又是韓語教師。他介紹的韓俗,挺有趣。
韓人的倫理風俗,其實有部分跟中國人十分相近,有些規矩禮數可更嚴。例如在父親面前,兒子不能抽煙,在古代更不能在老爸就寢前先睡,連媳婦也不能比婆婆先上床,哇噻!在巴士地鐵,後生見長者孕婦得讓座,要不遭人喝罵。十二月考試月,親朋會給考生送上叮叮糖,因它黏性厲害,企望考生心想事成,一黏即中。
韓人多禮,原來每逢新年中秋,卑輩得向尊輩鞠躬一次;每逢拜神弔喪,得向天,向死者鞠躬兩次。有些不懂事的小孩,逢節過年向長輩鞠躬兩次,這不好比我們在殯儀館向死者三鞠躬?這當然要挨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