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損胎兒健康<br>粵年誕6萬畸嬰

污染損胎兒健康
粵年誕6萬畸嬰

環境污染及婚前檢查不普及等因素影響下,廣東省每年新生畸嬰估計高達五、六萬人,約佔該省每年出生總人口的百分四至五,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且近年有上升趨勢,每年的醫療費用上億元人民幣,為整個社會帶來沉重經濟負擔。

畸嬰一般是指肉眼可見的天生畸形兒,中國衞生部估計,全國每年約有二十至三十萬名畸嬰出生,而根據北京醫科大學八十年代進行的調查顯示,中國北方的畸形兒中,以患上神經管缺陷的最多,而南方則以患上俗稱「兔唇」的唇裂及「狼咽」的顎裂最為普遍。

兔唇顎裂最普遍
在廣東省,每年的新生畸嬰人數估計高達五萬至六萬人。據報,廣東新生嬰兒的唇裂、顎裂發病率約為百分之一,是在新生嬰兒中發病率僅次於地中海貧血的一種先天性疾病。
有意見認為,廣東省畸嬰及相關的出生缺陷問題,足以影響區內經濟發展;而全省每年用於治療和照顧新增病殘嬰兒的費用就高達五億元人民幣。
有分析指出,廣東的畸嬰問題嚴重,和婚前及產前檢查不普及有關。據報,廣東婚前檢查率頗低,二○○○年全省婚檢率僅得百分五十八,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婚檢及產檢不普及下,再加上新生嬰兒疾病篩查率不高,令部份新生嬰兒因遺傳病出現先天畸形情況。

孕婦保健意識弱
此外,省內特別是農村地區產前服務不足,再加上孕婦自我保健意識薄弱,都增加了婦女妊娠期間胎兒變畸的風險,如部份婦女懷孕期間接觸有毒物質或濫用藥物,也可導致胎兒變畸。
另方面,環境因素,亦即在環境受到污染及缺碘的情況下,一定數量兒童的智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以及肝炎等傳染病及吸毒、性病、愛滋病的垂直傳播等,也嚴重威脅胎兒的健康。
鑑於省內出生缺陷問題嚴重,廣東省衞生廳大前日公布《廣東省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辦法(試行)》,決定在全省逐步推行新生嬰兒疾病檢查,以降低嬰兒出生缺陷的發生率。
《新快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