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香鯨與氦醉 - 陳也

抹香鯨與氦醉 - 陳也

本周最動人的新聞,並非保安局長由北京返港,高調曬中央撐腰而會心微笑向傳媒揮手道別的報道。而是周初抹香幼鯨跟母親失散,在西貢大灣擱淺,聞訊而至的村民、學生和消防隊團,合眾人之力拯救幼鯨的圖文報道。那一天,報章版面盡是沉鬱的ultramarine深藍色。小鯨沒法重返海洋,魂歸香港最美麗的後花園。夕陽殘照,小鯨最後一抹龍涎香散盡,參與救鯨的團隊默默告別,抹香鯨36萬的大家族少了一員,2200米海之深處彷彿響起鯨魚世家一下疊一下「卡嗒」的哀號……
幼鯨遇難同一天,遠在加勒比海的凱科斯群島,30歲的英國女潛水員TanyaStreeter打破男女子徒手潛泳紀錄,以3分38秒成功下潛122米深海。電視報道中的畫面,像一床冰涼的藍灣,輕閉眼睛的潛者像一尾初生藍鯨。打破紀錄那刻,護駕的潛水員哼唱艾頓莊的CrocodileWalk鼓勵她,但因為深海中的氦影響聽覺,她覺得音色刺耳。潛泳挑戰體能極限,T天賦異稟,能閉氣六分鐘。潛泳最大危險在於下潛時會出現氦醉徵狀,每下潛15米,感覺猶如喝了一杯馬天尼。一旦氦醉會失去判斷能力,甚至影響智力。人不是鯨,水瓶鯨魚只會是漫畫,汪洋巨無霸的地盤不容人類插足。雖然我們人道毀滅了一條幼鯨,海洋依然以溫柔的擁抱回報潛泳者。水陸世界摒棄前嫌,握手言和,是對地球村利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