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氣旋戒備訊號,現正生效。」「三個風球,已經生效。」「八號風球,預計傍晚生效。」越聽越火,生效生效,生甚麼效?香港一個電視台寫天氣報告的人發神經,天底下報天氣的先生小姐都跟着讓鬼迷。
藥,有藥效;藥一生效,有些人,病即去除;有些,神智更亂了,不會思考,只能學舌。
簽賣身契,合約會註明:某某某同意獻出肉體,某月某日,開始生效。契約生效,某某某就得捱受皮肉之苦。申請信用卡,貸款,生效的意思是:你將要承受天殺的、政府縱容的高利貸。風球,是藥丸?是信用卡?是賣身契?吃了,簽了,時日到了,會生效?風球大,風也大,是風球有神效,「導致」風大?那麼,別掛好了。
風球,或者說,颱風訊號,是用來提示人,警惕人的;一個大鐵架懸在高山峭壁,是要航海和遠行的人三思,最好躲一躲,避一避,這是風球的作用;風球有作用,但沒有效用。好端端的「懸掛」,用了幾十年,究竟冒犯了誰?究竟出了甚麼岔子?怎麼不能「懸掛」了?硬要「生效」了?
中文水平越低落,頭腦越簡單,越多「新發明」。人,原來越無能,越不甘心從眾,不甘心「守舊」,不甘心蕭規曹隨。今日的「風球生效」和昨日的「治港新思維」,本質上,其實是一樣的東西,一樣是從白癡頭殼裏滋生的東西。「八號風球,已經懸掛。」是一個正常的句子,請尊重正常人在正常生活裏,聽一個正常句子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