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欺軟怕硬 - 李怡

李怡專欄:欺軟怕硬 - 李怡

商台續牌事件終於在輿論壓力之下,獲得解決。港府決定給商台、新城電台有條件續牌十二年。
不少評論認為這是港府順應民意之舉。但果真是一個順應民意的政府,就不會在商台於五月提出續牌申請之後,先有廣管局對商台提出「警告」,後又在不斷傳聞港府藉發牌來箝制言論的情況下,仍延宕多時矣。
在宣布續牌十二年的記者會上,有近十名記者問唐英年是否港府曾考慮向商台發出少於十二年期的牌照,唐拒絕正面回答。不回答就說明確有其事。特區政府原意是想藉發牌來要脅商台的,但輿論沸騰,市民對政府的不滿情緒持續上升。際此民望低迷,特別是五十萬人上街的壓力下,董政權是不得已才屈從民意的。它絕非順應民意。

逾五十萬市民上街之後,董政權對市民的讓步頻頻。本來已說了絕不修訂廿三條立法的三項條文,被迫要修訂了;本來已說了絕不延期的立法「死線」,被迫延期;董伯說了不會考慮讓政府高官下台,終於接受梁錦松和葉劉淑儀的辭職;原來已再三表示廿三條立法已完成諮詢,現在也被迫重開諮詢;政府總部早前宣布實施限制記者人數的措施,在壓力下限制也取消了。再加上商台續牌事件,都可以說董政權的決策步步被迫後退。
經五十萬人遊行後,市民已看穿了董政權的紙老虎面目。它的本質不是「以民為本」的政權,而是一切施政都要迎合中央的「君貴民輕」的政權。但這政權不夠強悍,不夠果斷,沒有鄧小平那種強人本色。五十萬市民上街,加上輿情洶湧,這個政權就怕了,就後退了。
董伯欺軟怕硬,是卑怯無能的孱頭。這樣的政府,連大陸的地方政府都看不起它。
董政權的讓步並非意味它的「君貴民輕」的本質已有所改變,而只是它的色厲內荏的虛怯表現。它今天步步後退,過一段時間,如果市民淡忘了這個政權在過去幾個月的霸王嘴臉,它壓制言論自由、壓制市民的人權、破壞香港法治傳統的倒行逆施又會故技重施。
香港市民絕不能因為葉劉淑儀已經辭職,而同情她,並忘記她早前為董政權賣命而不講道理的重重醜惡嘴臉。因為她既被董伯器重,難保她明年又會重被任命為政府高官。香港市民也絕不能為曾鈺成變臉,表示民建聯支持二○○七年直選特首和二○○八年直選立法會,於是在年底區議會選舉和明年立法會選舉中去投票給民建聯,因為既然他們曾經如此賣力地維護廿三條立法,就難保明年他們當選後又再次否定○七、○八年直選的主張。
香港市民應時刻記住:自由的代價是永恒的警覺。警覺必須是永恒的,對一個「君貴民輕」政權及其保皇派的壓力必須是持續的,絕不能鬆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真正的「港人治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