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近期的托市言論,強調供求將趨平衡,美聯物業指出,今年首4個月,私人住宅單位動工量超過九千個,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74.3%。七成集中在新界區。不過,該行指出,停售居屋,可令買家投入私樓市場,吸納量達到每年3萬伙,估計供應量可在3年內消化。
美聯物業指出,根據屋宇署資料,1至4月發出施工同意書的私人住宅,共有9047單位,去年同期僅5191伙。
新供應七成在新界區,有11個項目共6361伙,規模最大的為將軍澳蔚藍灣畔,有2130伙。九龍6個項目共2087伙,以奧運站三期最多,共1900單位。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早前「孫九招」暫停賣地的效應,要待下半年才會顯現,動工量到明年始會減少。
今年頭4個月動工量雖然大增,但是預計下半年會減少,全年則維持在去年1.6萬個的水平。
他說,建築期一般為18至24個月,落成前20個月可以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因此,這些項目最快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可以發售。
他又指出,政府停售居屋後,相信部份買家會流入私樓市場。過去每年一手吸納量約2.3萬個,至明年可望增至每年3萬個。
他指出,未來3年,約有8.2萬個新供應,連同已推出而未能售出的2萬多個貨尾,全數可於3年內消化,有助樓市平穩發展。
另據差餉物業估價署報告,03至05年,共有8.59萬個單位落成,若以每年吸納量達3萬個計,3年內應可達到供求平衡。
劉嘉輝說,供求漸趨平衡,加上地產商近期不再劈價,下半年整體樓價可望回升3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