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大幅縮減,恒指又貼近低位收市,縱使上升股份數目遠超下跌股份,仍然不改短期牛皮偏淡的局面,期指策略繼續維持是伺機造淡,9800認沽期權不妨繼續持有,去博意外收穫。
甚多3月結的公司公布了全年業績,雖然經過了二三線熱潮,整體估值早已水漲船高,不易找出新的寶藏,但仍值得細心跟進。除了要決定手上股份去留之外,四五線股中,由於不是有太多人跟進,亦不乏值得小注的股份。而且股價通常要一段較長時間,才會完全反映業績的影響,因為早已入市的投資者,往往抵不住股價勁升的引誘,在偏低的水位已經很滿足地獲利回吐。愛高(328)及嘉利(1050)是眾矢之的,早前公布業績後,升浪要二三日才到頂,是因為大部份投資者甘心在上升過程進行中便計數。
冷門股份中,以威高國際(1173)比較有瞄頭,全年純利倍增,不過與2000年度的高峯相比,仍有一段頗大距離,盈利不外3000萬元左右,營業額4億幾元,基數不夠大,予人不夠穩健的感覺,但從業績公布的細節來看,多方面都正循理想方向邁進。存貨周期由62日大幅降至38日,公司有4300萬元淨現金,而且上市幾年,已建立了一個不俗的派息紀錄,另外營業額雖不夠高,卻是連年穩步向前的公司。
如果計死數,威高現時7倍PE,息率逾6厘,在二三線中算是不差,不過規模不大,似乎難有大進的空間。但分析這類零售股,是不應單單埋首數據,真正的重點,是自己去剖析這間公司的兩個品牌,Veeko及Wanko的前景。
財務報表顯示公司在正軌上推進,可是品牌的建立,是有不少出現差池的機會,不過零售股勝在營運透明度高,投資者本身也是消費者,對公司產品的質素,以及品牌推廣的策略,都毋須經其他人傳遞,亦可親身體會。是否覺得值得投資,絕對是言人人殊,投資未必需要專家,千萬不要盲目聽筆者之言,應該自己去思考這間公司的產品及品牌,能否持續壯大下去,投資可以從生活體驗開始。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