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前決定,中共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中央軍委五大領導班子今年夏天將不到北戴河辦公後,北戴河再一次牽動外界的好奇心。今年夏天的北戴河氣氛寬鬆了;而連日到北戴河採訪的西方傳媒更比往年多,當地負責宣傳的官員幾乎每天都要接待多次採訪活動。
對於五大領導班子今年不到北戴河開會,當地一名的士司機說:「感到今年夏天氣氛不像以前那麼緊張了,大概是因為中央領導今年不來北戴河辦公的緣故吧,中央領導每年都來,老百姓已經習以為常。」而往年夏天在北戴河駕車經常遭到盤查,今年則少了很多。
據編寫當地地方誌的朱桂新說,北戴河辦公制度正式形成於一九五三年。「文革」期間,北戴河辦公制度中斷。到一九八三年,當時的國務院領導到秦皇島視察,表明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要在北戴河辦公,一九八四年,北戴河再次成為中國「夏都」。
朱桂新表示,時為中央軍委副主席的朱德在一九四九年六月到北戴河,是第一位前往北戴河的中央領導人。此後,朱德幾乎每年都到北戴河療養休息,直至一九七五年。
《秦皇島日報》總編輯孫志升在《北戴河,中國現代旅遊業的搖籃》一書中曾經介紹說,北戴河辦公實際上帶有半休養半工作性質,每年暑假,中央領導人在北戴河辦公主要活動是接見外賓,開會,決定重大決策。
已故中共元老鄧小平一九七七年第二次復出後,幾乎每年都到北戴河辦公休養,一九八九年鄧小平在北戴河度過八十五歲生日,回到北京後提出辭去中央軍委主席,一九九二年是鄧小平最後一次到北戴河。
《南方周末》/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