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捱轟 太早除風球<br>颱風過後上班族迫爆車站

天文台捱轟 太早除風球
颱風過後上班族迫爆車站

天文台昨晨八時十五分除下八號風球,令到數十萬「打工仔」為了趕返辦公室,一同蜂擁出門趕搭巴士,但巴士公司應變不足,令焦急如焚的乘客要在巴士站輪候近一小時才能上車,而離島居民更由於渡輪上午十時才復航,遲了幾小時才能上班,不少市民及專家都批評天文台太早除下風球。 記者:麥志榮、謝穎詩、吳淑義

【本報訊】紅磡海底隧道前的過海隧巴站昨晨八時大排長龍,人龍排至火車站內,不少乘客投訴輪候四十分鐘仍無法上車;港島南區的巴士站亦大排長龍,有乘客不滿地說:「遲到俾人炒魷點算?」
不少市民昨早致電商業電台節目《風波裡的茶杯》批評天文台太早改發三號風球,楊先生不滿天文台完全不顧市民上班困難:「原本唔同地區唔同時間返工,𠵱家一次過出晒嚟返工,天文台一喺早啲除咗佢,一係就遲啲,你哋喺度篤住幅圖就舒服,人哋要摃出去就辛苦呀!」

長洲風力極強勁
張小姐亦投訴,昨日早上仍刮大風,天文台改發三號風球是很危險,「好詫異,真係好唔合理,𠵱家啲風重係吹到『發發聲』,佢哋應該係全港咁考慮。」
由氣象發燒友組成的香港地下天文台台長方志剛亦質疑,昨晨改發三號風球後,長洲的風力仍等同九號風球般強勁,長洲居民根本無法出外,天文台以維多利亞港的風力作為發出風球的依據已落後。
天文台發言人承認,改發三號風球時只考慮了維港的風力,因為各區天氣都不同,亦未有考慮市民上班的交通因素,因為各行各業上班時間各異,所以只考慮科學的數據。

塌樹誤巴士班次
新渡輪發言人指出,根據船長的報告,風球除下後海面風浪仍太大,為了安全,離島渡輪要延至上午十時才能復航,公司亦已加班疏導乘客。
九巴發言人表示,大部份路線在昨晨八時十五分恢復行走,更加派了二十輛空巴士到紅磡海隧巴士站,疏導乘客。
新巴發言人表示,個別路線昨晨七時許已開始行走,但94號利東至中環線,由於薄扶林道有大榕樹倒塌,佔據四條行車線,交通受阻,要延遲至九時才恢復行走。
城巴發言人表示,昨晨七時半起陸續恢復行走,其中港島南區由於交通擠塞及路面有塌樹,巴士班次受影響,部份路線由於在總站已客滿,中途站乘客無法上車。
在紅磡過海隧道巴士站,早上九時半開始湧現大批乘火車到來轉乘巴士的過海市民,候車人龍一直排至火車站行人隧道內。巴士公司調派加班車疏導乘客,但由於人數眾多,有乘客需等候四十分鐘始能上車,「墟冚」情況直至早上十時半過後才靜下來。
在香港仔鴨脷洲利東邨巴士總站,昨晨九時前,擠滿數百名等乘新巴往中環上班市民,但一直未見有巴士出現,城巴則因客滿「飛站」,惹起乘客不滿鼓譟。有乘客大罵新巴服務差,向站頭職員發洩不滿。至九時過後始有巴士陸續到站,分批接載乘客到中環,有乘客候車超過一小時始能登車。

貨櫃碼頭外擠塞
另一方面,天文台昨晨除下八號風球後,大批貨櫃車陸續前往葵涌貨櫃碼頭提取貨櫃,至中午十二時許,貨櫃碼頭外一帶交通漸見擠塞繁忙,連接貨櫃碼頭的三號幹線上亦大排車龍,引致貨櫃碼頭交通陷於癱瘓。警方須派出交通警員到場維持秩序和疏導交通。

受颱風「伊布都」影響,昨共有逾百航班延誤或取消,不少旅客只好在機場邊睡覺邊等候。 張家俊攝

市面風勢依然猛烈,市民趕搭巴士之餘,還被大風吹得披頭散髮。 馬泉崇攝

大批上班族在風球除下後趕返工,火車亦要加班行走,疏導市民。 張家俊攝

雖然八號風球只匆匆逗留了一夜,但昨晨可見留下不少颱風造成的「遺迹」。 凌樹輝攝

愛好滑浪的健兒,昨到大浪灣盡情享受颱風帶來的風浪。 區民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