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受傷後都用冰來治理傷處,究竟冰在受傷處理上有甚麼作用呢?
從物理治療角度看,在受傷後四十八小時內切忌用熱療,因為熱力會令傷處出血及腫脹,只會令傷勢惡化,從而拖慢了受傷組織的康復進度;而冰療則有冷卻肌肉組織、血管及消腫等作用,故受傷初期以冰治理較為合適。
至於冰敷也有一定程序,首先是將冰粒放在袋內,再用濕毛巾隔着敷在傷處,而冰療過程每次約十分鐘左右,休息三十至四十五分鐘才可重複再做;受傷初期四十八小時要用繃帶包紮受傷部位,並要將傷處提高,如腫脹仍未減輕,冰療過程便要持續,亦可考慮增加冰療的次數。
由於市面上有些冰墊的溫度比較低,故無論使用冰粒或是冰墊都要用布分隔,避免皮膚因冰傷而脫落。市面上的凍噴劑可令受傷表皮產生冰凍感覺,並有止痛作用,好讓受傷的運動員能繼續作賽。
另一點需要留意,傷處經冰療後神經會變得緩慢,故這時最好不要立即運動,否則可能會影響傷勢。
郭志堅
前港奧運代表團物理治療師
現為執業骨科及運動物理治療師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