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投資:市場利率對債價的影響

債券投資:市場利率對債價的影響

投資債券,對於其價值上升或下跌,其中一個基本原理就是需要預測利率走勢。一般而言,當利率下跌時,債券價格便上升;相反,當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便下跌。這道理看似簡單,但真正懂得並應用到投資卻非容易。
上周出席電台節目時,主持人為一些聽眾帶出了與這原理有關的問題:現時最優惠利率及儲蓄利率已看不見下調空間,這是否代表了債券價格再也沒有上升機會?
答案要從兩方面入手。首先,債券價格走勢並不是只套用一個簡單公式,雖然基本原理是利率與債券價格呈相反走勢,但這主要是針對「固定息率」的債券,而「浮動息率」的債券則不受此限。此外,投資者更需要了解何謂利率。

固息浮息債券有別
世界上的利率有過百種,每個國家的利率均採用不同名稱,而不同的市場亦有其專用的利率。從基本性質來分辨。可得為官方利率、銀行利率和市場利率三大類別:
官方利率:如美國的貼現利率(DiscountRate)及香港的基本利率(BaseRate)。這些利率都是政府機關主導的利率,受政府操控。當美國官方希望營造低息環境時,便可單方面調低及公布最新的利率水平。其中香港的基本利率則在聯繫滙率的基制下,直接追隨美國利率作修訂。
銀行利率:如最優惠利率及儲蓄存款利率等。它們往往跟隨官方利率的改變而在翌日或稍後作出修訂,普羅大眾的借貸及儲蓄將直接受其影響。目前,儲蓄存款利率已接近零水平,令整體利率難以再有下調空間。
市場利率:最為投資者熟悉的市場利率便是同業拆息,港元稱為HIBOR,即「香港同業拆出資金的利率」(HongkongInterbankOfferRate),美元稱為LIBOR,即「倫敦同業拆出資金的利率」(LondonInterbankOfferRate)。這些利率並非定期公布修改,而是透過每天變動以反映銀行同業對資金的供求及對未來市況的預期。HIBOR會在每天的上午十一時進行定價(Fixing),多間主要銀行的報價會被收集作為統計,先撇除最高及最低價,然後再計算其他銀行參考價格的平均值而得出。

各利率可個別發展
對初學者而言,債券價格的大方向,可以說是受官方利率的大方向所帶動──當官方利率預期變動時,債券便向相反方向發展。對於已明白市場利率的投資者來說,債券價格實質是受市場利率影響,與銀行利率沒有直接關係;但對於專業投資者而言,上述兩種說法都不足夠,因市場利率又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一周、一個月至一年不等的同業拆息,極其量只能視為短期利率,五年、十年的美國國庫債和香港外滙基金債券利率才能視為長期利率,這些也是市場利率。他們都有着本身的特性及走勢,並不完全跟隨短期官方利率發展。
按格林斯潘上周言論所示,美國仍須擁有較長時間的低息環境,即短期官方利率並不會急於上調。可是另一邊廂,長期國庫債利率已急不及待地受市場力量而推高。手上持有定息債券的投資者,按不同年期的長短而受相應的市場利率影響,令本周債券價格普遍出現了不少的回落景象。
陳鳳翔
恒生銀行財資服務主管
香港財資市場公會常務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