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減肥失敗 認意志力不足<br>港人過胖排亞洲前列

半數減肥失敗 認意志力不足
港人過胖排亞洲前列

【本報訊】在眾多減肥產品廣告的「快速神奇效果」背後,港人其實在減肥時遇到不少困難。一項調查顯示,近半減肥人士不能保持減肥後的體重,其中意志力不足及肚餓是導致減肥失敗的主因。有醫生稱,香港人的過重及肥胖情況在亞洲區算是「數一數二」,肥胖應被視為一種慢性疾病,市民不應只因美觀問題才去減肥。 記者:徐岱靈

美國雅培藥廠委託思緯市場資訊有限公司在全球九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一項有關體重及減肥的調查,其中在香港的調查於二月至三月進行,訪問了九百八十位十八歲至六十四歲的市民。

認為較戒煙更難
調查顯示,一成九人曾於過去三年節食或做運動減肥,但近半數人不能保持已減肥後的體重。此外,兩成二人表示,對控制體重感到困難,其中四成七人的減肥計劃在一個月內因挫折而放棄。四成二人認為減肥較儲錢、戒煙或做事有系統更難做到。最多人認為減肥失敗是由於缺乏意志力,佔四成七;其次有兩成四人覺得是肚餓。
根據體重指數(BodyMassIndex:體重(千克)?〔身高(米)×身高(米)〕,受訪者中有一成三人指數介乎二十三至二十五,屬過重;一成四人指數逾二十五,屬肥胖。其中有三成七是男士,女性只有一成八,可見肥胖並非只是女性的問題。香港過重及肥胖的人數比例在九個受調查國家和地區中位列榜末;英國高踞榜首,逾五成三人是過重或肥胖。
威爾斯親王醫院糖尿及內分泌科中心顧問醫生周振中說,調查結果低估了本港過肥人士的數字;該院在幾年前的調查顯示,香港過重者逾五成。今次調查中,有兩成五人拒絕回應體重,相信其中多是肥胖人士,「佢哋可能係羞於啟齒,因為肥係一個負面形象,連喺電話度都唔想講,變成係一個心理問題。」他又稱:「香港肥胖問題喺亞洲就算唔係行先,都係數一數二。」

減肥可降發病率
他認為肥胖應被視為醫學上的一種慢性疾病,並非只是一個外觀問題,若體重指數逾二十三,應延醫治理,「但𠵱家絕大部份係因為其他疾病,如患咗睡眠窒息症先轉介過嚟」。
他又指,減肥後可降低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中風、腸癌等患病率達三至八成,而且只要減去原本體重的百分之五至十已能達到效果。但調查顯示,其中只有兩成二人知道,減肥者可能為自己定下過高的目標,反而最後因氣餒而減肥失敗。

健身運動,是港人喜愛的減肥方式之一。

香港人的過重及肥胖情況在亞洲區算是「數一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