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股經早前一輪急升後,近日開始出現較大的調整,促使這次國企股調整的因素頗多,但真正原因離不開國企股的累積升幅太大。單以國企指數為例,自4月24日低位2016點大幅上升至本月21日高位3065點,短短3個月累積升幅達52%,當中不少國企股的累積升幅,更遠遠超越此幅度,故吸引投資者(甚至機構投資者)獲利回吐,一點也不為怪。
綜觀近期國內經濟的發展形勢,筆者估計這次國企股升浪應該會較為長久,不會如曇花一現般短暫,故不妨在調整後吸納一些龍頭國企股。
各位可有察覺在過往數年,不少國企股的股價皆出現急升急跌的形態?就以江西銅業(358)為例,由99年中至今,股價大致上是在0.65元至1.9元間反覆上落,基本上不是處於長期上升趨勢。可是,在過往多年,有一小部份國企股是處於長期上升趨勢,股價穩步上升,好像華能國際(902),由2000年2月至今,股價自1.26元低位逐步上升,雖然期間曾出現調整,但幅度未如其他國企般大,調整後又再重拾升軌。
大家不妨想想,為何這少數國企股能有別於其他國企,在過去數年皆可穩步上升?在這次國企股調整浪中,不妨留意這少數國企股。但是!但是!國企股尚未到吸納時刻,大家不用急於入市。
市場憂慮國內的國有股減持方案快將推出,亦是促使近日國企股下調的原因之一。現時國內有關方面持有國企股的比率頗高,平均達70%,個別如中國電信(728)及中國石油(857)等,有關方面的持股量更高達90%!因此,若國有股減持方案真的出籠,並同時觸發他們減持國企股,則大大增加現時國企股的供應量。以中石油為例,若有關方面僅減持控股的10%,已差不多令供應量增加100%,震撼性真的不容忽視。
幸好負責國企股減持方案的國資委權威人士已否認此事,並指出國有股減持涉及多個敏感問題,「距離出台還有一段時間,沒有任何時間表」。
至於國有股減持方案何時才會出籠?原來亦有迹可尋。據7月21日《中國証券市場周刊》的報道,有關方面會首先處理《上市公司國有股轉讓暫行辦法》,然後才到國有股減持的問題。故此,當大家聽到《上市公司國有股轉讓暫行辦法》推出的報道時,便應開始小心國有股減持方案快隨之而來了,情況正如推出QFII後,便輪到考慮QDII了。
時間有限,明日跟大家一談哪些國企股不在國有股減持之列。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