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晒響

夠晒響

LiveBand鼓手好似尾龍骨
樂隊的鼓手通常坐在最後方,被一套鼓包圍住,觀眾較留意主音或結他手,鼓手看似被忽略,Kevin則打個比喻:「鼓,就好似人的尾龍骨,雖然位置在後面,從正面看是看不到的,但卻非常有用,支撐整個身體,而且夾Band好講求合作性,鼓更可以畀到一種力量給整隊Band。
「有節奏感,手腳靈活。」Kevin眼中鼓手的必備條件,96年在澳洲完成學業後回港,本想從事酒店工作,機緣巧合下當了鼓手,自13歲開始學鼓,一打14年,「我鍾意打鼓,畀到我滿足感,有得打鼓就開心,何況亦因為打鼓夾Band識到好多朋友,有幸地亦能賺到錢,是個意外收穫。」Kevin亦試過因不停打幾首節奏快的歌而弄得面青唇白。每次睇LiveBand,眼見鼓手大汗淋漓,鼓聲一下一下震到入心,這就是我作為觀眾感受到的力量。

醒獅鼓手「露面」機會多
踩上武館找醒獅隊鼓手,應門的不是預期的中年叔叔,而是只得22歲的後生仔夏敬文,他是柔功門夏漢雄宗師第四代傳人,現為爸爸(夏德健)國術會的鼓手。問他可會是子承父業無得揀?「細細個見到爸爸打鼓覺得好得意,打出來的節奏更好似一首歌,自小便愛上,4歲開始學打鼓。」他更笑說在醒獅隊中,鼓手比舞獅頭獅尾或大頭佛的「露面」機會較多,可以出風頭。看醒獅聽到「咚咚咚」的震耳鼓聲並非只靠一股蠻力,「鼓手要有好的節奏感,亦要懂得配合獅頭動作而變化。」看醒獅時注意力只落在獅身上,鼓似是配角,沒有鼓可行嗎?敬文的聲音突然由細轉大,「無鼓好唔得,有鼓聲才可帶起氣氛!」的確,在「咚咚咚」鼓聲下的開張誌慶、過新年,氣氛亦份外熱鬧,難怪去年他們的醒獅隊表演了539場,最高紀錄是一日連踩22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