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為推高樓市,公布數據說明積存樓宇單位,可望在未來3年全部被消化,力圖重建市民對樓市信心。雖有地產商借勢唱好樓市,但地產股並未受這「虛招」刺激。證券界認為,樓市回升大前提仍是經濟復甦。
政府公布的評估數據,並未對地產股帶來刺激,恒生地產分類指數昨下跌136點,跌幅1.2%,較恒指跌幅0.9%大。一名美資證券行分析員直言:「若樓價3年後才見底,我點解𠵱家去買樓,無人願意買樓,樓價點會升。」他指出,受負資產影響,樓市缺乏換樓客,單靠一手買家,吸納量仍有下跌風險。
滙豐證券地產研究部主管張一鳴認為,樓市未見起色與供應有關,而政府的數據並未計算市場累積的貨尾,若包括現時逾3萬個貨尾單位,未來3年供應量逾10萬個。不過,他認同樓市可望於05年達供求平衡,但大前提是沒有地產商偷步,「若地產商預期供應將會減少,爭相偷步發展,則06年樓市供應將突然增加。」屆時樓市又會重蹈過往幾年的覆轍。
新世界發展營業及市務總監何伍燕榆也相信,3年後住宅供求確可達致平衡。她更預期明年樓價有上升5%空間,3年內有條件上升10至20%。她又認為,政府保留勾地政策已具彈性,毋須刻意規限停止賣地年期。
信和集團營業副總經理韓家輝指出,隨着經濟復甦,今明兩年樓價有機會上升5%至10%。九倉(004)助理董事黃光耀認為,市場的供求接近,有助穩定樓價,保守估計樓價至明年可望回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