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架將製標本 數年後會港人<br>市民湧往西貢道別小鯨

骨架將製標本 數年後會港人
市民湧往西貢道別小鯨

前日在西貢擱淺、被人道毀滅的小抹香鯨,屍體昨仍擱於沙灘;海水不停沖刷牠的身軀,圍觀的市民流露出無限憐惜,傍晚時分牠被躉船拖離沙灘,準備埋於西貢萬宜水庫附近。 記者:徐雲庭、黃秋豪、譚健文

【本報訊】迷途闖入港海在西貢大灣擱淺、因拯救無效被人道毀滅的小抹香鯨,昨日吸引大批市民前住參觀。人們對牠不能救活均感可惜,在傍晚時分,漁護署聘用的躉船將鯨屍拖走,運送到西貢萬宜水庫西壩附近的「北面角」埋葬,讓牠自然腐化。
這條長九點七米、重十噸的雄性抹香鯨,漁護署曾考慮整條製成標本,但因鯨魚身體龐大,涉及複雜的防腐問題,最後決定將其製成骨架標本。漁護署原定在今日凌晨潮漲時用躉船將牠運走,但由於颱風「伊布都」逼近香港,運鯨屍的工作只好提前進行。
昨午四時,躉船駛抵小鯨伏屍的大灣沙灘對開,工人用繩纜將鯨魚尾綑綁,到傍晚六時半,躉船開始啓程,將鯨屍拖離沙灘並吊上船,駛往西貢萬宜水庫西壩對開的「北面角」;另一批工人已在該處挖坑,準備將鯨屍埋葬。漁護署發言人稱,鯨屍自然腐化需數年時間,屆時會將骨骼起出,製成骨架標本,作展覽教育及研究用途。

感覺非常震撼
小抹香鯨屍體躺於大灣的沙灘上時,身體有多處傷痕,相信是掙扎時所造成;經海水浸了一晚,部份皮膚出現脫落。有不少市民一家大小、扶老攜幼,為親睹這條難得一見的抹香鯨,專程攀山越嶺兩、三個鐘頭到來;不管成年人或小朋友,大家望着這條「海上霸王」的屍體,都流露出憐惜之情。
由於抹香鯨被打毒針人道毀滅,漁護署人員將現場封鎖,禁止市民觸摸魚身,市民只好遠觀。現年三十歲任建築的陳俊祺,聲言「咁大個仔末見過咁大條魚」,他說,自幼對海洋動物有興趣,並喜愛潛水,當知道大灣有抹香鯨出現,他昨日特別請假往一睹真相。他表示抹香鯨給他極大震撼,但如果牠能保住性命,將是一個最好的結局,現在覺得有些可惜。另有市民稱,不用到外國亦可看到抹香鯨,非常難得。
香港鯨豚研究計劃總監洪家耀說,這條年幼抹香鯨,相信是與族群失散,迷途闖入港海,因為香港水域水淺,並不適合抹香鯨棲息,就近地方只有台灣及福建有牠們的蹤迹。
此外,一隊參與處理抹香鯨屍體的漁護署人員,昨晚分乘多艘船隻出海,其中一艘舢舨晚上十時駛經鹹田灣海面時翻側,四名漁護署職員墮海,其中三人受傷,須由直升機送往東區醫院。

抹香鯨的龐大屍體,被海水拍打着;牠昨晚告別大海,葬於西貢。
徐雲庭攝

香港鯨豚研究計劃總監洪家耀,昨到西貢為人道毀滅的抹香鯨檢查。圖為他正檢視幼鯨的牙齒。

躉船昨將抹香鯨屍體拖離沙灘,運往萬宜水庫埋葬。 譚健文攝

一條年幼抹香鯨前日在西貢大灣擱淺。

市民、漁護署及消防員等合力搶救。

惜最後也未能救回幼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