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到底結束了沒有?這是許多人想知道的事,也是近日許多分析員辯論的話題。
甚麼是牛市?甚麼是熊市?許多人為此下了不同的定義。有人說,指數超越250日線為牛市,反之則是熊市。但是,如果指數在250日線上下浮沉,又是牛市還是熊市?有人說,由最高點算起,指數必須由低點向上反彈高低點之間的50%才是新的牛市,但實際上,反彈50%之後還是會往下跌的。
實際上,真正要為牛市、熊市下定議,一定得等股市創新高或創新低才能下結論。當股市創歷史新高點,很肯定這是牛市;當股市創出比上一浪還低的低點,也很明顯地,這是熊市。但是,等到股市創新高點,證實牛市之後才入市,遲了嗎?同樣的,等到股市創新低才賣掉,遲了嗎?在股市還沒有創新高或新低前,我們只能夠猜,這將是牛市或將是熊市,可能猜對可能猜錯,但我認為猜對猜錯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投資有沒有足夠顯著的利潤。如果熊市的反彈幅度夠大,有2成到5成的利潤,那又何必擔心熊市,何必一定得等到「牛市」才入市?同樣的道理,牛市的過程中,股價也不是一路上升的,而是一浪一浪的升,每一個浪與另一個浪之間,調整幅度也可以高達5成至7成,除非你只買不賣,你也可以見好就收,先賺一筆利潤才另作打算。
以國企股為例,去年10月至11月,我認為國企股會出現新一輪的反彈,我沒有期望這是到牛市,我只以反彈來對待,但我認為反彈的幅度應該相當大,所以值得投資。今年3月,國企出現了一次大調整,然後又回升,但目前的回升離歷史高位還很遠,所以也只能說是反彈,不敢說是牛市。
曾淵滄 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