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明天更好基金委託顧問公司麥肯錫,就「沙士」爆發後如何恢復香港競爭力進行研究。據了解,顧問報告指出,香港應深化發展其強項,而不是擴闊新的經濟範疇;並應集中吸引人才而非資金;同時應改善環境、教育及文化藝術範疇,以達致真正世界級城市。
據悉,麥肯錫在今次研究共訪問了27位本地商界及社會領袖人物,包括各大商會主席、信和置業(083)主席黃志祥及機管局主席馮國經等。報告指出,香港應釐清一些誤解,包括香港的優勢是否被內地取代。而報告認為這說法並不成立,並指香港失業率高企是由於結構性及周期性因素,而非來自內地的競爭。
據悉,報告提出下列建議,香港應集中發揮其獨特的優勢價值,挑選部份產業建立廣泛基礎,而不是尋求開拓新的經濟領域。報告列舉本地較成功的高增值產業,包括金融產品及成衣業,又例如香港在按揭市場的強項是資金管理及產品設計,將來可發展其他相關的風險基礎定價及程序管理業務;成衣方面,香港強項是時裝設計及採購,日後應加強產品設計、生產協調及市場推廣等高增值服務。
此外,香港應集中吸引人才,包括內地、亞太區及海外華人,例如資本市場方面,香港應吸引內地市場專家、基金經理及具經驗的監管機構人才;在資產管理及私人投資方面,香港需要具有強大亞洲區網絡聯繫並富經驗的國際銀行家;另外應聘請港口及空運方面的管理人才。成衣業方面,報告認為香港需要在內地及亞洲區具強大網絡的採購買手。
同時,香港要達致世界級城市水平,仍有多方面需要改善,例如清潔環境、加強專上教育,以及引入多元化的文娛藝術。報告建議,香港與廣東省共同研究減少跨境污染,舉辦類似簽訂《京都議定書》的大型會議,推廣環保。
報告又認為,香港應加強本身優勢,包括保障經濟自由及自由貿易,維持國際性物流中心地位,以及保持法制及金融制度,同時要加強公司管治。
另外,香港計劃引入無紙化市場制度及改善結算與交收系統,對香港有利,但應考慮提供多種貨幣的離岸結算服務,以及擴大投資者基礎,吸引對沖基金經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