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問責制實施一年以來,毀多於譽。在昨日的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會議上,民主派議員狠批由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提交的問責制實施一年報告,漠視市民的民主訴求,而問責制更令公務員變得政治化;民建聯議員則抨擊,問責制沒有團隊精神可言,主要官員之間充斥着「各顧各」的情況。
民主黨的立法會議員張文光以「自欺欺人,脫離群眾」,狠批問責制報告不合格,不但迴避董建華包庇下屬的責任,又沒有說清楚前任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和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的請辭與7.1大遊行的關係,更完全沒有觸及市民對民主改革的訴求,他要求重寫有關部份。
吳靄儀質疑,政府曾強調問責制下公務員保持政治中立,但以保安局推銷23條為例,保安局常任秘書長湯顯明的表現卻愈來愈政治化。她建議外聘顧問再做一份評估問責制實施的報告。
前綫召集人劉慧卿形容問責制「徹底失敗」,她和政制事務委員會主席黃宏發均建議,政府加設副局長分擔局長的職務,令公務員保持中立。
林瑞麟對增設副局長的問題,表示會再與同事商量。他又首次表示,梁錦松辭職是買車事件的延續;而政制改革的問題則應與問責制分開處理。
在親政府陣營方面,民建聯的立法會議員楊耀忠指出,主要官員鮮有落區了解民情,令人失望,而問責班子更沒有團隊精神,「隊波嘅隊形真係好唔夠,由領隊到每一個部門各踢各,呢場波好難打得贏。」
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批評,很多重要政策在諮詢後,行政會議卻遲遲未拍板,令立法會只有很少時間處理。他又認為,主要官員應加強與議員的交流。
此外,政制事務局指出,過去六周共收到三十萬份選民登記表格,在已點算的十萬份中,半數屬新登記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