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中情局 布殊用英作大情報

撇開中情局 布殊用英作大情報

「伊拉克門」情報醜聞引發的政治風暴席捲英美兩國。當英國首相貝理雅因指控其政府誇大伊拉克情報的武器專家凱利自殺而深陷下台危機,美國白宮情報醜聞,矛頭同樣直指總統喬治布殊,而最新的指控,是在中央情報局(CIA)未核實下,指控伊拉克可在四十五分鐘內部署和發動生化武器襲擊的失實情報。

指伊45分鐘可施生化襲擊
這項失實情報,正是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吉利根今年四月引述凱利的報道,指控貝理雅政府施壓要情報機關在去年九月公開的伊拉克情報檔案中加入的作大內容。報道指,貝理雅政府誇大了伊拉克大殺傷力武器的情報。
英國《每日電訊報》周一披露,美國總統喬治布殊也曾兩度引用這項失實情報,而且是未經CIA核實而故意引用的,有誤導國民之嫌。但白宮說喬治布殊講話「技術上」沒有錯,因為跟他在今年一月發表的國情咨文中明知CIA警告錯誤仍照用指控伊拉克從非洲買鈾的不實情報一樣,他引述了情報來自英國政府。
據《每日電訊報》報道,喬治布殊去年九月二十六日在白宮玫瑰園發表講話時說:「根據英國政府,伊拉克政權可在接到命令後最少四十五分鐘內,發動生物或化學武器襲擊。」

民主黨賣廣告責布殊誤導
美國《華盛頓郵報》周一亦指出,喬治布殊為了把攻伊合理,疑誇大伊拉克前總統侯賽因的威脅;他在去年十月指侯賽因隨時可向恐怖分子提供生化武器,「讓伊拉克政權不留痕迹地襲擊美國」。
但報道引述白宮機密資料「國家情報評估」(NIE)指出,喬治布殊說話時,美國情報機關判斷有關說法是無可能的。
「伊拉克門」醜聞愈鬧愈大,民主黨要求他負起「部份責任」,並質疑他的誠信。參議員格雷厄姆認為副總統切尼和國家安全顧問賴斯必然收到CIA報告,與總統商討,因此有人要負上責任。
民主黨還計劃周一在威斯康辛州電視上展開廣告攻勢,抨擊喬治布殊指伊拉克從尼日爾買鈾是誤導國人。對於喬治布殊的領導能力,民調顯示五成一人表示質疑和保留;四成一人相信他誤導國民。
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