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興波作浪 居心叵測

國際視野:興波作浪 居心叵測

低息周期是否完結,目前眾說紛紜。若參考近期日本和美國國庫債券孳息急升(價格下挫)現象,惹來揣測實無可避免,現時市場中已有部份「專家」認為低利率年代應已成過去,利率上升周期已靜悄悄降臨,此所以債市泡沫爆破之說不脛而走。
為甚麼市場態度突然180度轉變?難道通縮威脅已不再存在?

儲局不容利率回升
日本通縮仍揮之不去,歐洲部份國家有陷入通縮之虞,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早前在國會作證時明明還擔心通縮會「致命」,暗示還有減息空間,更加重申糾正人們對聯儲局不會採取非傳統手段(在市場買入債券變相增加貨幣供應,壓低利率)之說法,這代表了甚麼?連格老的說話也可以當「流」,居然營造炒高利率之氣氛,有心人認真膽大包天!
股市上升、企業盈利理想(選擇性地指)、聯儲局預期2004年美國經濟應可達到3.75%至4.5%增長、消費物價指數回升等都是被大戶利用作推低債市(扯高利率)的藉口,人們必須清楚,在需求、投資、就業情況未見改善和通脹未有迹象「蒲頭」之前,利率是否有上升的條件?
還有低利率提供easymoney予消費者,刺激人們買樓、買車、買耐用品、再按揭或其他消費慾望,好為消費市場帶來支持力量,這正合決策者之意。低息對喜儲蓄兼節儉的東方人來說未必起到太大作用,在美國卻非常管用,但不要忘記如果利率一旦急升,將對負債嚴重的家庭和企業帶來沉重打擊,樓市亦可能因此而崩潰,銀行將面對嚴峻考驗,你估運籌帷幄的聯儲局諸公又會否讓上述不幸情況發生?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