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昨日貼近低位收市,但技術上仍未可確認見頂,平均線組合利好,目前比高位不外相差130點左右而已。不過再次試衝阻力無功而還,算是對向淡的看法一點支持。
昨日建議買入9800的認沽期權,是因為一旦10000點失守,應觸發不少止蝕盤,破位後急速下滑的機會甚高,以風險回報計算,比10000點的認沽期權更佳,加上筆者不想浪費太多注碼,9800期權較低成本,看錯也不至導致重傷。
筆者反覆思量後,認為香港近日的政治風險,是令到地產股超買的主因,隨着事態淡化,地產股應該至少出現幾個巴仙的調整,這是建議博認沽期權的主因。在應對香港的政治風險後,外圍又有一些政治變數,去考考投資者的應變。
英國首相貝理雅面對的危機,暫時未算對金融市場造成太大的震盪,英鎊昨日一度跌破1.58美元的水平,但執筆時已經回穩,從低位反彈了約100點子;倫敦金融時報指數早段亦只不過輕微下跌,股市的反應,比起滙市更加冷靜。
筆者其實不太懂得如何推斷這項變數帶來的影響,還原基本步,是單純從值博率去考慮。由於滙豐(005)及和黃(013)等股份在筆者眼中處於偏高的水平,出現如此變數,自然是更加審慎。就算不冒險沽空,亦會加大決心站在一旁觀戰,又或者獲利回吐計數。雖然似乎有較大機會是平平靜靜度過這次政治事件,但風險加大,回報卻未成正比提升,便不宜盲目造好。
香港投資者對消息敏感度一向不高,筆者檢討過自己的一個主要毛病是不時神經過敏。神經過敏會令人走失很多投資機會,但出擊大前提是賠率,賠率不夠的機會棄不足惜,投資分析不是只以事後輸贏作準則。香港投資者的最大信心根源是技術走勢,亦因此技術上破位會令人不易執行止蝕,而且作為投資者,是沒有理由一世跟隨羊群行動,近期長升長有,跟尾羊也大有可為,可是這種牛市十年難逢一閏,應該加強獨立思考,何況分析形勢、調配注碼及選擇出擊工具,是相當有趣的功課。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