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長約十米、重五至十噸的小抹香鯨,昨晨被發現在西貢鹹田灣附近的大灣擱淺,村民、宿營學生、消防員、警員及鯨魚專家近一百人,合演一幕救鯨記,大家全力以赴,一條心試圖將牠推出海中。可惜鯨魚太重,身體狀況亦愈來愈差,到了傍晚,專家決定將牠人道毀滅,注射毒針將牠的生命了結。 記者:周志鴻、趙雅思、鄭大康、麥億超、林榮海
【本報訊】這條生活在深海的抹香鯨,屬於雄性幼鯨,漁農自然護理署專家指出,抹香鯨在香港水域出現非常罕見,相信牠是與母鯨失散、因颱風關係迷途游入港海,並在西貢鹹田灣附近的大灣擱淺,由於受傷,牠在沙灘煎熬了一日,氣息很弱,生存機會渺茫,雖感難過,但最後還是決定將牠人道毀滅。
港海稀客的抹香鯨身體背部呈灰黑色,這條龐然大物,首先由鹹田灣經營士多的溫先生發現。他在昨晨十一時拖狗在沙灘散步,見到抹香鯨擱於淺灘中,尾部不時搖動並發現叫聲,他連忙報警及通知其他村民。有村民試圖將牠推回海中,其時有數名在附近赤徑宿營的學生,到大灣食午飯,看見抹香鯨在沙灘擱淺,亦飛奔回赤徑找同學幫忙。
他們是參加香港青年獎勵計劃的中三至中七學生,分別來自多間學校,共有七十人來到沙灘,當時已有兩名外籍村民,用水桶勺水不停替鯨魚淋身降溫。
同學們加入拯救行列,分成每二十多人一批,有些更只穿着便服衝落海,使勁地令鯨魚不致反肚,並用力企圖將牠推回海中。他們幹勁沖天,不停互相鼓舞,起勁地往鯨魚身上推,隔二十分鐘再接力換一批人,由於風急浪大,同學們的努力未能起到作用,但他們都沒有放棄。
到下午一時,漁農自然護理署的兩名獸醫及四名海洋護理部人員到場,經檢查證實被困的是抹香鯨雄性幼鯨,長九點七米,重五至十噸。漁護署人員發現幼鯨呼吸困難,下顎有傷痕,決定先將牠固定在原來位置,替牠淋水減輕其痛苦,不敢貿然將牠強行推出海。
另外,漁護署再召海洋公園的鯨豚專家到場,商討拯救辦法。
其間,警方的水警輪在附近水域游弋,飛行服務隊的直升機亦在上空戒備,到下午四時,海洋公園的五名鯨豚專家到場。專家表示,拯救被困的鯨魚,最重要是保持其身體濕潤及維持呼吸。事後趕到的消防員加入營救,用繩將抹香鯨綁住固定身體,漁護署亦召五十多名工人到場,用鏟在鯨魚身旁挖沙,將沙灘挖淺,讓海水能夠浸到鯨魚身上。
而早前參與救援的學生,亦跟消防員、漁護署人員及專家一起,有近一百人在沙灘上營救,場面非常壯觀。由於下午開始潮退,搶救行動亦愈來愈困難,人們爭分奪秒,努力將鯨魚拉入水中,但作用並不明顯,有時候整條鯨魚都沾不到海水,牠亦不停擺尾及掙扎,各人用盡方法,亦不能將牠拖回海中。
海洋公園的專家替鯨魚抽血化驗,發現牠的氣息很弱,生存的機會渺茫。到了傍晚七時,海洋公園專家與漁護署人員商量後,決定放棄拯救行動,漁護署獸醫先替抹香鯨打了阿摩尼亞針,令其昏迷,然後再注射毒針,五分鐘後抹香鯨便失去知覺,一命嗚呼。
漁護署海洋運動護理主任倫小姐稱,這條小抹香鯨離開了母鯨,即使將牠推出大海,單獨生存的機會亦不大,同時牠因為受傷,且在沙灘折騰了一日,身體非常虛弱,一度不能呼吸,結果要將牠人道毀滅,這個決定大家都顯得很不開心。
漁護署人員昨晚通宵在現場留守,今日將會替抹香鯨剖屍化驗,而牠的骨架製成標本後將會在海洋公園公開讓市民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