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銷《基本法》23條立法易帥,社會輿論幾乎一面倒希望曾蔭權會臨危受命,一把抓。有接近董建華的消息人士卻說,這是公眾一廂情願的想法。他形容煲呔「縮骨」,根本不願沾手23條燙手山芋。
這位消息人士說,當日董建華原本想由曾蔭權擔任調查「沙士」小組主席,但在內部討論時,煲呔推辭不肯;楊永強也表明不願意,但董建華一句「這是你的責任」,EK楊乖乖接受。
作為旁觀者,覺得煲呔推辭不負責查「沙士」,合理而明智。由政府官員去查政府有沒有犯錯,同樣是自己查自己,同樣會令人覺得不夠獨立。
但調查「沙士」與推銷23條情況完全不同,後者是政府必須做的工作。官場確實傳出風聲,煲呔對接手推銷23條有保留,反而屬意由律政司司長梁愛詩掌帥印。但如果董建華堅持要煲呔做,這一次,民意都站在董這邊,煲呔最終接受的機會很大。
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署理保安局局長職務,希望只是暫時。公布葉劉淑儀辭職當日,與官場中人談及葉太接班人,大家很自然第一個想到的會是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不是個人能力問題、不是適合與否問題,而是他實在是眾問責官員中最清閒的,最容易調動。在當初政策局構思中,根本從沒有想過政制事務可以自成一局,一切只是董建華個人喜好。
但,怎麼可能讓林瑞麟推銷23條?林先生的公信力,林先生在市民心目中的印象,有目共睹。為甚麼不能讓23條有一個好開始?難道《無間道》效應果真席捲全政府,高層都是民主派卧底?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