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加快民主步伐締造三贏局面 - 盧峯

蘋論:加快民主步伐締造三贏局面 - 盧峯

雖然北京政府幾位領導人都沒有像上任國家主席江澤民那樣把個人的權威押在特首董建華身上,但從高規格的接待、從會面後的新聞公報來看,北京政府作為一個集體支持董先生及特區政府是沒有疑問的。短期來說,這樣不含糊的支持至少可以減輕董先生及他的政府所面對的政治壓力,因為至少不致出現「上下交煎」的情況。但是我們認為,北京政府的支持只能作為一帖暫時的「續命劑」,若果董先生及他的政府不能扭轉過往那種蔑視民意、那種偏聽、那種「自外於市民」的施政作風,他的管治依然是岌岌可危的。

上京求援並非好事
然而更重要的是,特首董建華先生要「上京求援」才能稍為穩住政治局面,除了反映他在香港已處於眾叛親離的困難境地外,更反映了目前的政制架構存在重大問題,令香港的內部政治爭端無法依靠本地政治架構及規則解決,必須北京中央政府插手,這對一國兩制並不是甚麼好事。
應該看到,特首民望低落、特區政府不受市民支持是香港的內部事務,也是香港自治範圍內的事情,理所當然該透過香港本身的政制架構、政治運作解決,不需中央政府介入。只可惜香港目前的政制架構非常畸形,特首是由八百人小圈子選舉產生的,立法會普選的議席也只佔四成左右;在這樣的制度下,民意民情根本不能迫使特首及特區政府改變政策;市民也不能運用手上的選票在下一屆特首選舉或立法會選舉中換掉不合格的領導人、換掉不合格的議員,加強政府的問責性;於是民怨民憤只有不斷累積,甚至達到沸點也無法宣洩及疏導,最終便出現像七月一日五十萬人上街那種市民跟政府「攤牌」的大規模群眾運動,令特區出現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機,並且難以自行解決。

避免民怨民憤惡化
我們認為,要避免再出現這樣的危機、要避免再出現民怨民憤不斷累積的惡劣情況,便要盡快加快民主政制發展,讓市民能用手上的選票、能透過定期的選舉轟走不稱職的特首、不稱職的議員。當市民能用手上的選票改朝換代、改變政府的腦袋時,他們便不須用腳投票、他們便不須走上街頭跟政府公開「攤牌」。這樣下來,香港固然少了政治震盪,更可盡量減少北京介入香港內部事務的需要。對北京政府、對香港、對一國兩制的公信力來說,讓香港加快民主發展步伐實在是一個三贏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