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新戰略港龍多元化 國泰一味慳

疫後新戰略港龍多元化 國泰一味慳

「沙士」疫潮減退,機場管理局主席馮國經上周雖然表示旅客量已回復八成;國泰航空(293)及港龍航空母公司中航興業(1110)股價也開始企穩,但兩間公司均認為,目前旅客人數雖已明顯回升,但要吸取教訓,繼續減省開支及擴充多元化航線,以應付出現突發危機。

加強空運 添馬尼拉線
今年3月底捲起的「沙士」風暴,令航空業頓陷困境。主要經營內地航線的港龍航空,在這股風暴中首當其衝,反映過份依賴某個市場的弊處。港龍行政總裁許漢忠坦言,沙士正好為該公司預演中台直航可能帶來的衝擊,推動港龍進一步擴展區內其他航線,建立完善的網絡。港龍將於本月底開辦曼谷的包機服務,並籌劃於年底開辦每日兩班曼谷的定期航班。許漢忠希望,下一步能夠開辦馬尼拉航線。

限出差 省「濕碎」開支
此外,港龍將致力拓展貨運業務。沙士期間貨運服務成為航空公司的「吊命靈藥」,港龍的載貨量跌幅甚輕微。許漢忠說,港龍5年內將貨運機隊由現時3架增至10架的計劃不變,現更擬於年底再購入兩架二手貨機,加強服務。
國泰企業傳訊部總經理黃家倫也表示,沙士令國泰更重視「細眉細眼」的開支,電費是最明顯的例子。他說,國泰城的電費開支跟有大量機動遊戲的海洋公園不相伯仲,疫症期間,他們關掉毋須使用的燈、將空調溫度調低1度及關閉部份電梯,結果竟能將電費支出節省20%至30%。因此,國泰將對這些無礙業務運作的開支,繼續採取「慳得就慳」的原則。
國泰又盡量限制員工出差。黃家倫說,航空公司的員工太容易坐飛機,當別的公司要考慮機票及酒店成本,航空公司只需考慮後者,久而久之,員工便習慣「話飛就飛」。疫症爆發後,國泰已要求同事確實有必要才出差,以省支出。
野村證券航空股分析員劉顯達認為,國泰在金融風暴後,積極控制成本,並一直取得成效,即使在911及沙士的艱難時期,也沒有減薪裁員。但經此一役,國泰應該有應變措施,若疫情再爆發,可更有效控制航班數量。此外,他估計,國泰的機票價格可於第4季回復至正常水平。
本報記者

黃家倫說,沙士令國泰更重視節省「細眉細眼」的開支。
李潤芳攝

沙士後本港機場客量漸回復正常,但國泰及港龍均認為仍要防患未然。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