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交所(388)較早時否決具名披露上市公司董事薪酬的建議,令人擔心公司法改革常務委員會(法常會)近期再次提出相同建議,也不容於市場。不過據了解,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不再持反對立場,主要視乎諮詢結果而定。
會計師公會公司管治委員會主席周光暉認為,法常會的成員包括政府、證監會及港交所等代表,加上部份上市公司董事公開表態支持改革,相信今次落實推行的決心很大。
去年,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曾以董事人身安全受影響為理由,不贊成具名公開董事薪酬的建議。周光暉接受本報訪問時,反駁具名披露薪酬,會招人綁架的說法。他列舉滙豐控股(005)及中華電力(002)為例,兩公司已自行作出薪酬披露,但並未出現有關董事人身安全受威脅的問題。
他強調,具名公開董事薪酬,可讓股東判斷各董事是否符合水平,有利加強公司管治。近期會計師公會舉辦的最佳公司管治資料披露大獎,他希望有助推動上述建議。
周光暉說,增加披露對上市公司的成本所費不多,但可提高公司溢價,有助吸引外國基金投資。他又說,公司主席及管理層的意識及推動最重要,但有法規配合才更有效,以滙控為例,由於同時在英國掛牌,須配合當地法規,因此較其他本港公司更早引入高透明度披露的做法。
另外,會計師公會計劃推出公營機構的管治指引。周光暉指出,近年公營機構的管治水平參差,部份出現董事利益衝突及機構過份臃腫的問題,由於公營機構由公帑支持,關乎公眾利益,必須正視其管治問題。他舉例,本港8家大學的年報披露水平不一;近期非典型肺炎問題,引發對醫管局管理水平的關注,都是值得探討的範疇。他認為,政府應加強監察角色,尤其在撥款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