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人大促檢討政制暫棄滅赤

政黨人大促檢討政制暫棄滅赤

【本報訊】押後23條立法、兩名問責官員辭職,特首董建華上京爭取領導人支持,七月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究竟要怎樣收拾殘局,成為各界焦點。民主黨指出應盡快開始檢討政制;有些人大代表及立會議員則說,港府應考慮放棄在○六?○七年度達致平衡預算。
民主黨副主席何俊仁昨日在商台節目《政好星期天》中表示,中央領導人言論反映董建華處於弱勢,但相信董短期內不會下台,他強調若現行小圈子選舉制度不變,即使董下台也不能解決問題,因此要盡快檢討政制。香港大學學生會昨日也發表聲明,要求港府普選下任特首及下屆立會。
立會早餐派召集人李家祥表示,董建華需要在未來一周果斷地改組內閣,以恢復穩定和信心,並應趁梁錦松離職,放棄在○六/○七年度達致平衡預算的目標,同時考慮發債取代加稅,減輕中產階層負擔。全國人大代表劉佩瓊昨在城市論壇表示,同意政府暫時放棄滅赤,因為在經濟未復甦的情況下,堅持這個目標是不切實際;她又稱,7.1反映政府管治模式有問題,政府應該檢討問責制。
民建聯立會議員陳鑑林認為,政府並沒有管治危機,只要政府加強經濟發展及回應市民訴求,就可以團結社會。而中聯辦主任助理王如登稱,「一國兩制」的政策沒有改變。

英報指北京無意撤董
另外,香港政局繼續受到國際傳媒關注。英國《泰晤士報》引述外交界消息稱,北京認為尚未是適當時機撤換董建華,並指接替吉佩定出任外交部駐港特派員的楊文昌,已受命要向中央如實滙報香港情況。而美國《華盛頓時報》、《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及新加坡《海峽時報》均指出,領導人言論顯示北京繼續挺董;但法國《費加羅報》分析,北京挺董是因為雙方「相依為命」,若放棄董建華,即意味讓董連任五年是錯誤決定和承認「一國兩制」是失敗的,這對統一台灣不利。

劉佩瓊(右)認為7.1遊行反映政府管治模式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