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義務

這是義務

工程師Alice去阿富汗執石仔
在48℃高溫下,Alice頭包絲巾,帶領三名阿富汗青年,前往山區執沙石,為的是教導當地貧民在有限資源下,把不潔山水變成乾淨食水。這就是在香港曾參與過興建新機場的工程師,在阿富汗當無國界醫生的第一項工作。為尋求突破,追求人生意義,年頭Alice決定放一年無薪假期,前往剛停戰的阿富汗北部,為當地居民興建營養中心,為一些瀕臨死亡邊緣的小孩及孕婦,運送營養食物。「派食物時,他們一窩蜂擁上來擁抱食物的開心樣子,我永遠都記得!」叫Alice難忘的,還有他們對外國人面孔的極度好奇,男人經常目不轉睛地盯着她,就連由頭包到落腳的女人,也常常摸住她嬌嫩的臉蛋,羨慕地問:「點解妳咁白?你用哪一隻護膚品?唇膏顏色好靚呀!」最教她不知怎樣回答。

CIDDanny 返粵北教刷牙
陀槍硬漢子,花十二小時車程到粵北山區,一心只為教導小孩子正確刷牙方法。聽後腦袋不禁浮現出溫馨的畫面!四年前,Danny開始為希望小學做義工,每年至少四次北上,不只教衞生常識,更有體育、世界風土人情等,每次的教學方式、工作內容,都由他與一班義工共同負責。粵北山區土地貧瘠,莫說肉,連菜也沒多條,日常都以薯仔及白米餬口。一次,義工團午飯時吃剩一大堆芋頭,生活無憂的香港人,想當然地統統掉進垃圾桶。突然間,他見一個瘦小女生,拿住飯碗行往放垃圾處,小心翼翼地撿起一個個沒吃過的芋頭,接着,一大班小孩相繼過來,個個都哈哈大笑,然後,人人拿着一個芋頭返回宿舍,與其他同學一起分享「美食」。看到此情此景,不禁令Danny眼泛淚光,頓然發現「我們一直視為垃圾的東西,對當地人來說,簡直比黃金還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