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近期的走勢,除了外圍市況外,亦明顯受到本地政治形勢的影響。筆者認為特首返京述職後的公布,縱使多數未能盡掃陰霾,但政治局勢對港股的影響,短期將隨此告一段落。
變數當前,明顯令淡友不敢妄為。市場不是預期了甚麼好消息,只是擔心一旦本周出現甚麼突變,向上挾倉空間可以極大,造淡不急於一時,待局勢明朗化才出手也不遲。地產股基本條件欠佳,偏偏成為升市主力,是因為本地色彩最濃,亦反映出政治變數前投機者的部署。
筆者覺得上周四的記者會已甚有啟示,雖然政治上1天等於10年,本周情況大變也未可料,但機會率一定是維持無甚特別的一方較高。加上外圍雖有反彈,可是連串好消息後反應不外如是,技術上又有背馳,應是至少進入一次較長的調整期之兆,恒指跑贏外圍甚多下,這個星期應該伺機造淡,其中一項策略是買入恒指9800認沽期權以小博大,而另一較安全的策略則是跌破10000點後追沽。
當然筆者可以全盤看錯,特首公布若令市場亢奮大升,淡友便再被殺着措手不及。不過投資分析主要是計算機會率,而香港另一好處是衍生工具市場成熟,不難挑選合適的工具去控制風險。目前是難得一見的本地政治市,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去鬥智及投機,不妨反覆思考。
二三線股仍是另一個故事,上周四急速調整後又迅速回穩,市場氣氛甚佳,不過筆者認為要提高警覺,加強股份的選擇性。
事實上個別當炒股份比高位已回落逾1成,隨時一沉不起。納指是強,可是本地科網股未有幾間能在行業中建立優勢,這個行業的股份防守性最低,筆者認為棄不足惜。
工業股在業績期中再無甚突破,短線應該已經差不多,策略是將注碼集中在少數能在本身行業中佔優的股份,現時去博重估已經太遲,股價的增長動力,是惟有靠公司業績上升,可是通縮仍是趨勢,工業股面對的環境,絕非投資者想象般容易,長線工業股中應有不少泡沫要爆破。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