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博物院行使優先權,以二千二百萬元人民幣(二千零五十萬港元)天價,向拍賣行買入號稱「中國現存最早的書法作品」的一幅字。但不少書法家和收藏家質疑這件作品只是贗品,對故宮耗費巨額公帑表示不滿。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本月初宣布,將拍賣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晉朝書法家索靖的作品《出師頌》,底價為二千萬元。索靖在中國書法史上擁有很高的地位,史評其書法「與羲(王羲之)、獻(王獻之)相先後也」,而《出師頌》是索靖的代表作,也是其碩果僅存的孤品。
消息傳出後,廣州《南方周末》、上海《新民晚報》等報章,都引述文物專家、書法家指稱,這幅字是假貨,因為作品開首宋高宗所寫的「晉墨」二字是偽造的,這二字寫在有五爪龍的紙上,而宋代的紙只有三爪龍和四爪龍。
著名書法家啟功說:「『晉墨』二字是假的,那是明朝的紙,宋高宗怎麼可能在明朝的紙上寫字?」還有一些書法家也指出了作品不是晉書的種種疑點,如「筆鋒單薄、沒有晉書的圓渾與厚重感」等。
但在外界就這幅《出師頌》的真假展開激辯之際,北京故宮博物院依據《文物保護法》規定的優先權,以二千二百萬元向拍賣行購入,創下中國古籍善本單項拍賣的紀錄。
故宮的決定招致外界炮轟,指故宮不應以巨額公帑購入贗品。而故宮博物院強調,此次優先購買,經過國家鑑定委員會和故宮博物院的著名文物專家的審慎研究和鑑定,並得到了政府文化、文物和財政部門的大力支持。
不過,《南方周末》引述北京市文物局市場管理處傅處長表示,該局的確批准了故宮優先購買行為,專家認為這幅作品肯定不是索靖的作品,是隋至宋的文物,仍符合「元代以前比較完整的書法作品」的標準,因此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對於成交價格,他表示不發表看法。
新華網/《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