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夠覺今是而昨非,是好事,亦是真正智者才會有這個自覺能力。筆者要問「忽然民主派」的梁家傑大律師一個問題,八四年時的高山大會,你在哪裏?那幾年有很多小政治團體出現,成為關心社會的新一代力量,連同早於六○年代成立的「革新會」、「公民協會」,各主要壓力團體,搞了兩次高山大會,成了民運的歷史里程碑,請問,你當年有參加嗎?
不單是你,你的大律師主席團同志,那位薇姐與華哥,又有沒有參加?筆者不是說不做民主熱血青年,就不可以做熱血民主中年,或是熱血民主「老坑」,例如飛哥之類,絕無此意,否則就是年齡歧視,這頂帽子太大了。
忽然想起一件往事而已。在一九九○年初,當年在中國坐了十年冤獄的劉山青被釋放回港,支聯會的頭面人物司徒華、張文光等人高調迎接,將他收編入民主派的大旗之下,「大家」都是惺惺相惜的人民英雄嘛。
熟知歷史的朋友看不過眼,在報上撰文,標題是:張文光,你在哪裏?山青十年冤獄,一直為他呼喚,只有他的托派同志如梁國雄等人,及年年為他絕食的甘浩望神父,當年的民主派新星張文光,不知道在哪裏。
寄語想參選立法會的梁大狀,政治人物要訣之一,是善於認錯。當年張文光撰文回應,直認「我錯了」,到今天,張某還是民主紅人,山青還是小角色。八四年到九七年這段香港民主發展火紅時段間並無行動回應的梁家傑,今天真要參政,第一句話要對選民說的,是「對不起,我來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