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游資充盈 牛市重現

實戰理論:游資充盈 牛市重現

香港政壇本月可說是峯迴路轉,高潮迭起,自七.一遊行至今,每一個星期都有新的變化,新的發展。可喜的是,每一次的變化都是朝向好的方向走,國安法押後,高官相繼請辭,雖未能完全符合民意訴求,但最起碼都有紓緩民怨的作用。現在,一場本來一觸即發的危機,暫時得以短暫遏止,但往後的發展還需視乎頑固的特首如何去解讀民怨訴求,假若他仍未能吸取教訓,則危機是會重現的。
港交所(388)近期股價走勢創出52周新高,除了是大市表現向好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相信是管理層之決策令投資者重拾信心。周文耀回巢後,即時取消「延長交易時間」此等「損人不利己,勞民傷財」政策,反映出現時之港交所不再是外行人領導內行,相信對整個證券行業及港交所本身之業務發展皆有所改觀。兩周前筆者曾在本欄指出,上市公司管理層之能力是揀選股票之重要因素,從前的港交所根本捉摸不到市場脈搏,「納指七雄」之失敗正正就是缺乏市場觸覺。今次取消「延長交易時間」的建議,確實是令投資者重拾對港交所信心的正確策略。
近期之政治風潮對港股有何影響呢?從過去兩周所見,似乎衝擊力不大,其實整個局勢之發展,幸運地能夠速戰速決,高官下台對大市未有構成太大的影響。相反地,若當日特區政府一意孤行,於7月9日強行二讀的話,則肯定後果堪虞,皆因民怨已沸騰,衝擊力亦已嚴重,港股亦勢將受拖累。現時局勢已大致穩定,政治因素對港股之影響力已過,焦點應重回經濟因素及外圍因素。

資金流向利港股
美元強勢持續,進一步確認筆者在4、5月間認為美元已見底之看法。當時筆者亦開始估計美股及港股有7成機會是已經見底兼且步入牛市,經過近兩個月之觀察,筆者愈加相信此預測。現時投資者的策略宜改為逢低吸納,在每一次調整浪中入市。
或許大家仍會問,香港之經濟憑甚麼可以步入牛市?其實道理真的很簡單,就是資金流向的關係,現時全球一體化,市場上游資充斥,股市是一個資金市,始終基金經理不能坐擁現金,一定是需要投資的。就算全球經濟不景,也是需要投資的,基金經濟惟有將全球市場輪流炒。去年買歐洲貨幣、買歐洲股市,到現在美元步入升浪,便大舉吸納美元資產。港元受聯滙之「恩賜」而成為美元資產,自然是有向好的前景。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
電郵:[email protected]